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发表《英语的衔接》一书以来,连贯这一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个流派的语言学家从各自的理论角度出发对连贯作出了不同解释,使得连贯研究到达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着连贯性差的问题,中国学生的连贯意识始终得不到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促成了本文的写作。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将连贯理论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找到有效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连贯性的方法。具体说来,本文将解决下列问题:根据理论研究确定连贯到底是什么,如何在语篇中实现这一连贯,以及如何将对于连贯的认识用于指导写作过程。 为了这一目的,首先,为英语写作连贯性的研究提供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作者梳理了关于连贯概念的不同理论,如丹尼士的主位推进理论,韩礼德和哈桑的语域加衔接理论,凡·戴克的宏观结构理论,威多逊的言外行为理论,布朗和俞尔的心理框架理论等,并将对于连贯概念的研究与对于写作连贯性的研究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对写作中的连贯性进行多角度研究,将写作中的连贯性视为一种包括句法连贯、语义连贯、语体连贯和语用连贯的整体连贯。接着,作者讨论了整体连贯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各个组成部分在语篇中实现的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实现整体连贯的策略。考虑到英语是中国学生的外语这一因素,大部分的策略和防止汉语的负迁移有关。最后,作者将整体连贯运用于实践,从整体连贯的四个方面来修改中国学生连贯性较差的英语作文,使其连贯性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