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表达情况。 方法:取160只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康复训练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又设1、3、7、14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参照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模型组及康复训练组均进行MCAO模型制作,假手术组除不进行大脑中动脉线栓外,其余操作均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造模处理。康复训练组予以跑台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其他组在康复训练时间给予相同的抓取和固定,于造模后1、3、7、14天4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在处死前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rdU、Nesti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NeuN、GFAP、MBP、SY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 结果:模型组和康复训练组大鼠均表现出一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从第3天开始,康复治疗组和模型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都开始一定程度的恢复,康复治疗组恢复程度较快,在第3、7、14天,康复训练组和模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区可见到少量的BrdU、Nestin标记阳性细胞,与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NeuN、GFAP、MBP、SY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康复训练组大鼠BrdU、Nestin、GFAP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N、MB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模型组相比,康复训练组大鼠BrdU、Nestin、NeuN、GFAP、MB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且第7天时BrdU、Nesti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第14天时NeuN、GFAP、MBP、SY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可以降低脑梗死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脑梗死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但特异性不明显。新分化的神经元有正常的兴奋性,可以和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表明康复训练诱导的神经元可以发挥正常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