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纤维作为优良的加筋材料,在岩土工程中已有一定的应用。但由于秸秆纤维具有易降解特性,导致其加筋土工程性质劣化,从而阻碍了秸秆纤维加筋工程的推广。近年来,随着秸秆纤维综合利用的呼声日趋增加,一些岩土工程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水泥,石灰,沥青等防腐处理措施,逐步推动秸秆纤维在加筋工程上的应用。但是防腐又带来新的问题,例如防腐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防腐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 尽管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对秸秆纤维降解及其加筋土强度衰减变化进行研究,主要针对饱和石灰溶液,或者海水环境中。关于在冻融循环以及干湿循环条件下,秸秆纤维加筋土强度衰减变化以及机理的研究尚且薄弱。为此,本文通过干湿以及冻融循环条件下研究棉花秸秆纤维及其加筋水泥土的强度衰减变化及其机理,丰富了秸秆纤维加筋土工程应用基础理论,促进人们对秸秆纤维加筋的深入认识。得到以下结论: (1)制作完成的棉花秸秆纤维分为三类(M1,M2,M3),其中M3类型的棉花秸秆纤维加筋效果最优,临界加筋率为0.6%,对应的抗压强度为0.56MPa。比未掺入棉花秸秆纤维的水泥土,强度提高24.4%; (2)在干湿循环条件下,棉花秸秆纤维水泥土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冻融循环条件下,纤维水泥土强度则不断下降,养护7d冻融15次时,抗压强度下降50%,养护28d冻融20次时,抗压强度下降49%; (3)在干湿以及冻融循环条件下,棉花秸秆纤维在水泥土环境中,质量损失率,抗拉强度,抗弯强度随循环次数都不断下降,且下降幅度都较大。 (4)初步探究纤维水泥土的PH值,水泥水化温度,含水量对棉花秸秆纤维的影响。发现认为纤维水泥土内部为湿润强碱环境,对棉花秸秆纤维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