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夫是著名的台湾诗人,他的诗不仅在台湾,而且在大陆以及海外都引起极大反响。几乎他出版的每一部诗集都代表一种新的创作风格,会带来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代表诗歌创作的一种新的高度。他追求创新,不断占领,又不断放弃,但始终坚持对“天涯美学”的追求。
“天涯美学”在精神层面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悲剧意识,它往往是个人悲剧经验与民族悲剧精神的结合;一是宇宙境界,漂泊的心境不但可摆脱民族主义的压力,而且极易捕捉到超越时空的永恒性。一个人惟有在大寂寞大失落中才能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在天涯之外,心在六合之内。而“天涯美学”在艺术上则体现为不断探索的诗路历程。
洛夫致力于做一个“挖掘生命,表现生命,与诠释生命”的现代诗人,他在孤寂中对于生命进行深深的谛视,发现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于是诗中充满生命的悲剧意识。国土分离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造就了艺术上乡愁诗的大量出现。洛夫的乡愁诗分为“小乡愁”和“大乡愁”,分别抒发个人之情与历史文化之感。他不仅发掘现代的生命悲剧,还用现代意识去关注古典题材中的悲剧,于是文人际遇、古代典故、经典爱情无不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宇宙境界是对时空永恒和天人合一的追求。时间无形无声地侵蚀着活泼泼的生命,个体生命在时间中消亡,而生命形式的无尽循环打破了生死的界限,于是诗人体悟到生死相契、时空永恒,得到精神的解脱。洛夫一直在追求“物我同一”,把自我融入自然之中,谛听山灵的呼唤。但他追求天人合一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在反思、批判现实的基础上,放眼人世间,感悟到人在茫茫天地间自我的存在,在与大自然的契合中寻找精神上的皈依,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要体悟时空永恒、实现天人合一,需要“禅”,需要“悟”,洛夫把东方智慧的“禅”与超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禅诗。
洛夫的“天涯美学”不仅是诗歌精神上的追求,更是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他不局限于一种风格,而是以一种身在天涯、不断求索的姿态去创作,去追求不
断创新。洛夫被称为一代“诗魔”,在于他对诗歌意象和诗歌语言的创造。他追求新奇而充满张力的意象,建立了自己的意象群;重视诗歌语言的意义,寻求语言最极致的表现力,诗歌语言显示出瑰奇的特点;诗歌体式也是繁复多样,遍及小诗、组诗、长诗、中型诗,且均有名篇佳作。洛夫还创制了新诗史上独此一家的“隐题诗”形式,极大地开发了语言的表现力。“天涯美学”赋予洛夫诗“魔歌”的魅力,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成长也提示了一种健康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