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进步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好中国。要实现建设美好中国这一目标,就要提高公民的生态素养,而生态教育无疑是提高公民生态素养的最佳途径。高中生正处于生态教育的关键时期,对高中生开展生态教育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也是学校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模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目前探究的一类热点课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生态教育以及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态教育所受重视程度不足,更没有效果良好、可操作性强的生态教育模式;STEM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尝试将生态教育与STEM教育相结合,探究设计一种新型生态教育教学模式,即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生态教育教学模式,并撰写课例,旨在为生态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本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法,从三个维度了解了上海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的生态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二年级学生存在生态知识掌握不全面、生态意识不足以及生态行为不规范的问题。2、多角度分析了生态教育与STEM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沪教版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定位生态教育内容,对生态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并按照概念类知识、实验类知识和活动类知识对生态教育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梳理,证实了生态教育内容与STEM教育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3、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辅助条件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生态教育教学模式设计。根据此教学模式,本文分别以概念类知识、实验类知识和活动类知识为例,从教学内容选择、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5点出发撰写了三个教学设计课例:课例一:遗传多样性(概念类知识);课例二:植物物种多样性测量(实验类知识);课例三:考察上海自然保护区(活动类知识)。4、提出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生态教育教学课例的实施建议:注意课例实施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屏障;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重视反馈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