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研究——以河南花木之乡T镇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dew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从城市化的本质来看,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而闲暇生活方式是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入手,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以河南花木之乡T镇农民为例,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解读。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为河南花木之乡的农民开启了闲暇生活方式进行现代化变迁的契机,但农民在闲暇生活方式上依然呈现出较多的传统性特征,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闲暇时间分配情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闲暇活动内容单调,主要以消遣娱乐型为主,提高发展型较少,农民对闲暇活动的满意度不高等。这与农民自身收入水平、文化素养、闲暇消费意识、闲暇价值观、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农村闲暇资源和农村社区规模等影响因素相关。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民闲暇时间的分配;丰富农民闲暇生活内容,提升农民闲暇生活质量;改善农民闲暇生活资源;加大农民闲暇设施建设;培养农民树立科学的闲暇生活观念,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社会的加速发展,推动农民闲暇生活方式逐渐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对中学生堕胎问题与社会工作的应对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论文比较全面、直观
把社会资本引入就业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新的研究途径,为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本文首先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整合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论述,梳理
学位
论文在对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基础上,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意识形态价值转向问题,并以我国某省A市国有煤矿企业的情况为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