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好氧生物膜对316L不锈钢电化学行为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海洋石油开发所建造的海上采油平台、海底油气输送管线以及船体等设施投入也不断增加,金属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海洋环境中微生物的附着对金属材料的影响,使其应用环境变得更加苛刻。到目前为止,微生物对金属材料的影响现象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但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作用机理研究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由于海水溶解空气中的氧成为富氧环境,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好氧微生物对金属材料的影响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其对不锈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路电位正移及催化阴极氧还原两个方面,多数文献是将两者彼此分开研究,而且也没有将其与金属材料的腐蚀机制联系起来。  本文选取青岛第二海水浴场过滤的天然海水以及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 PAO1培养基质作为实验介质,以316L不锈钢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开路电位(OCP)、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动电位极化、循环伏安(CV)等电化学方法,分别研究两种好氧生物膜对不锈钢开路电位、阴极氧还原催化与不锈钢腐蚀倾向之间的关系;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电子能谱(EDS)、荧光显微镜观察等表面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微生物在不锈钢表面附着过程对材料表面形貌、元素成分及含量的影响。另外,通过在天然海水体系中加入适量 NaN3呼吸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呼吸过程对不锈钢阴极氧还原及不锈钢腐蚀倾向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两个月的实验周期内,天然海水中的好氧生物膜使316L不锈钢开路电位正移,其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这种影响是生物膜对其阴、阳极过程耦合影响的结果,催化阴极氧还原的同时对阳极腐蚀倾向具有抑制性。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代谢过程能够催化不锈钢阴极氧还原,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可通过消耗介质中的溶解氧含量使金属腐蚀受到抑制。P. aeruginosa PAO1作为单一好氧模式菌,对其阴极氧还原过程的催化作用相比于天然海水环境形成的混合生物膜较弱;同时,在其生命周期内,有、无氧的介质条件都可抑制不锈钢的腐蚀性。天然海水中微生物在不锈钢表面附着形成的生物膜引起钝性材料316L不锈钢开路电位正移是多种混合菌协同作用的表现,单一好氧菌也能引起其阴极去极化,并使其表现出一定的腐蚀抑制性,但没有引起开路电位正移。
其他文献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缩合而成含有巯基的小分子三肽,属于氨基酸衍生物的一种,在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它的金属配合物由于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研究正广泛应用于分子细胞学、药物化学、临床医学等领域。谷胱甘肽分子中的氨基可与含羰基的化合物形成希夫碱,此类希夫碱较氨基酸类希夫碱有更多的活性位点,且肽键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新型小分子肽类希夫碱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分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贸易交流之路.它缘起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后来逐渐衍变成一条众多民族共同参与、交流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之路.它是我国继丝绸
期刊
该论文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中我们采用粘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红外光谱法(IR)等手段,研究了CO与环氧丙烷(PO)的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苯乙烯-co-对六氟羟丙基-α-甲
配位聚合物在吸附、分离、催化、分子识别方面的潜在应用,尤其具有大孔和隧道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对它的广泛兴趣.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
苯并咪唑是一种含两个氮原子的苯并杂环化合物,有非常好的的生理活性和反应活性,其应用非常广泛。该类化合物可用作表面活性剂、离子识别探针、有机合成中间体和金属缓蚀剂等。因此,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直受到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邻苯二胺、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苯并咪唑,在碱性条件下,苯并咪唑与氯化苄反应合成N-苄基苯并咪唑,最后与溴代烃反应,得到溴化1-苄基-3-乙基苯并咪唑盐、溴化
该论文主要对纳米β沸石的合成、胶体性质及其设计组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模板剂用量、SiO/AlO摩尔比、晶化时间以及搅拌与否对β沸石晶粒大小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它
该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高长径比正交晶系结构的钛酸钾晶须;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颗粒二氧化钛和晶须二氧化钛,以及掺杂颗粒二氧化钛和掺杂二氧化钛晶须等一系列化合物.以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