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法律与中原文化认同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朝是由肇兴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建国后,通过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和军事冲突等来学习和吸收中原文化。这种兼容并蓄的态度使中原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反映到了辽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为法律制度的汉化和中原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民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辽代法律体现出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取向。在成文法的制订活动中展现出对中原文化特别是典章制度的学习和仿效,不仅全面参照继承汉法条文,还在其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重用汉人和汉化较深的契丹人,使他们在辽代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界不少学者认为辽代法律体现出了少数民族法律的野蛮和残酷性,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由于历史沿袭的原因,辽代法律不可避免地要继承部分野蛮特征,但这并非是其全部或主要特征。在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辽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吸纳中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表现在法律上更是引礼入法。在具体的司法实践案例中,更是表现出减轻刑罚、赦免罪犯、重视人格尊严、规范执法程序、重视农业经济等以民为本的思想,为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强化忠君孝亲、贵贱有序等儒家理念,这些特征都是契丹族认同中原文化、仿效中原王朝的结果。金元法律同辽代法律一样,都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强烈认同取向,这与我国多民族统一与融合的历史趋势是相一致的,说明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再次印证“中华多元一体格局”。
其他文献
东北地区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便开始有着我们先人们生活的足迹。他们和其它地区的古人类一样,由生产力低下的简单生活方式发展至文明,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经验的积累,创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意大利从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体现了佛罗伦萨的共和主义传统与意大利长久分裂所导致的深刻而复杂的矛盾。学界针对他
17个反抗西班牙的其中七个省组成的联省共和国在短短半个世纪就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几乎成为当时世界的榜样。荷兰共和国成就了一个连续的、令人瞠目的“黄金时代”,影响波及各
一贯道是民国时期最大的会道门之一,其根源于清末的秘密教门,在张光璧掌权时期开始向全国恶性膨胀。抗日战争时期,一贯道投靠日伪,破坏抗战,起到了极其反动的作用。抗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