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治及农药残留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1890382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是甘肃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受多种害虫为害。本文从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防治春油菜苗期(子叶-7叶)害虫的现实需要出发,于2009年在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选择了5种中、低毒农药与甲拌磷对照来防治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油菜蚤跳甲(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油菜茎象甲(Ceutorrhynchus asper Roel)),比较了6种农药及3种施药方法对害虫防效的差异,分析了防效与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检测了油菜中的农药残留,并从中选择出适宜保苗、保产的农药和施药方法。对春油菜苗期害虫防治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这几种农药在油菜籽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参考值,为甘肃省春油菜区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1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田间防治试验1.1对油菜蚤跳甲的防治效果不同处理被害指数及死苗率的比较结果表明:拌种处理中,毒死蜱被害指数最低(2~3叶期4.15%、4~5叶期20.38%、5~6叶期32.08%),氰戊·马拉松、甲维盐次之;拌种+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1.83%、15.84%、25.16%)、甲维盐(6.20%、29.25%、29.24%)防效最佳,吡虫啉次之;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5.24%、18.79%、29.17%)最佳,甲维盐、吡虫啉次之。氰戊·马拉松、辛硫磷、毒死蜱、甲维盐拌种、拌种+喷雾,甲维盐喷雾将最终死苗率控制在5%以内,大田示范试验中被害指数控制在40%以内,有效控制了油菜蚤跳甲对油菜的为害。由此,可以用毒死蜱、氰戊·马拉松、甲维盐、吡虫啉替代高毒农药甲拌磷等防治油菜蚤跳甲。1.2对油菜茎象甲的防治效果拌种处理中,辛硫磷和甲维盐防效最优;拌种+喷雾中,辛硫磷和氰戊·马拉松最优;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显著优于辛硫磷与对照,其它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施药方法中,喷雾方法最好。1.3不同处理之间产量的比较毒死蜱和甲拌磷拌种产量显著高于其它5个处理,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氰戊·马拉松拌种+喷雾处理产量高达586.8g/m2,显著高于其余6个处理;吡虫啉、甲维盐喷雾处理最优,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1.4苗期防治效果与产量的相关性油菜蚤跳甲为害之后,春油菜苗期最终的被害指数(5-6叶期)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7446,r>r0.01,被害指数与产量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极显著。春油菜苗期最终的死苗率与产量之间相关性系数r=0.5352,r>r0.01,死苗率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著。油菜茎象甲为害后,油菜幼苗被害率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4424,r>r0.01,被害率与产量的线性关系极显著。2农药残留检测本研究的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甲拌磷拌种的油菜籽样品中残留量高于0.010mg/kg,而其它5种农药的残留量(<0.0083 mg/kg)均低于甲拌磷,可以替代惯用的甲拌磷等高毒有机磷农药,以保障双低春油菜的生产安全和品质。
其他文献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在世界各产麦国普遍发生。小麦赤霉病发病时导致小麦穗部呈现白穗症状,并导致谷粒感病。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感病麦粒中含
苦皮藤是我国较有开发潜力的杀虫植物之一。以苦皮藤素为活性成分的乳油制剂和微乳剂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由于乳油中含有大量的二甲苯,而微乳剂在制作加工过程中添加增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