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画派是一支异军突起的流派,自古以来还没有象这样的一个个性鲜明的画家群体。扬州八怪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扬州地区经济的繁荣是直接的因素,但繁荣的经济条件下画家又该如何去面对绘画市场?是求媚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还是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一意孤行,或从中调和,各种情况皆有,关键是看画家的态度,看作品质量的好坏,这样有利我们理解经济对绘画的作用和意义。扬州画派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扬州特殊地理位置、文化积淀、经济条件和时代环境等方面对扬州画派产生原因展开了分析,并从盐商和漕运发展两方面对扬州画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展开了分析,发现扬州是清朝康乾年间的商业城市,有着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等特点,盐商们以盐而富,代表着当时新兴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审美趣味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而扬州本身又与京师相距甚远,因此城市内的政治氛围是较为宽松的,这些都给扬州画派的形成和产生奠定了基础条件。而繁荣的经济促进了绘画市场的繁荣,繁荣的艺术市场也陶冶了市民的艺术情操。同时巨大的艺术市场也让艺术家们不断调整自己的风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绘画的纯艺术性相对而言会减少,这不利于艺术家创作精神,从这个角度研究来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而通过研究扬州画派是怎样走向“雅”“俗”共赏的,本文对艺术市场与扬州画派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在以盐商为主的市民阶层赞助者“个性”审美趣味的影响下,扬州画派的艺术风格在创作题材、造型、笔墨手法等方面都突破了清代正统画风的束缚,兼具高雅和通俗,在题材、题画诗等方面都有体现,从而为扬州画派打开了雅俗共赏的大门。而后市艺术市场还应认识到,艺术创作属于精神的迹化,其存在的目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求,艺术从产生之时就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的创作要落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经济地位的消费者。艺术的存在形式与趣味和赞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将绘画艺术脱离了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那么对绘画艺术的雅俗研究无异于缘木求鱼,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艺术家和赞助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够缔造现实的艺术品,才能够推动艺术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