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常用的甘薯种质资源保存方法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而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在甘薯种质资源保存上的研究和应用鲜有报道。相对于以往甘薯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保存种质的遗传稳定性,而且能清除种质内的病原物,强化其生活力。本研究通过优化包埋玻璃化法冷冻技术的主要影响因子,对甘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优化配置,获得了甘薯主栽品种徐薯18号和济薯21号适宜的超低温冷冻条件,并进一步探索茎尖的再生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正交试验对超低温保存体系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化溶液处理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而6-BA浓度为0.5mg·L-1的培养基上的长度为1-1.5mm的茎尖,PVS2处理90min,超低温保存效果最好。
2.做单因子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结果,只变化单因子,其它处理步骤按最佳组合进行系统优化:
(1)在以正交试验结果为基础,研究各单因子对超低温保存体系的影响,结果如下:不同的6-BA浓度水平试验中发现,6-BA浓度为0.5mg·L-1的MS培养基上生长出来的侧芽,经冷冻后均得到较高的存活率。
(2)在不同大小的茎尖试验中发现:1-1.5mm大小的茎尖成活率可达到80%,而<1mm和1.5-3mm茎尖成活率则低于50%。
(3)在不同玻璃化溶液处理时间试验中发现:未经PVS2处理的和处理30min的几乎全部死亡,而处理90min的茎尖存活率达80%以上,取得了最好的保存效果;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成活率又迅速下降,处理150min时,成活率降至50%。同时发现,未经液氮处理(CK)的成活率则呈持续下降趋势。
3.在植株再生试验中发现:在GA3浓度为1mg·L-1和2.5mg·L-的再生培养基中有再生苗,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生根后可移栽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