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压的异常有高血压和低血压。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脉压差低于20mmHg,患者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中没有低血压的病名,但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心悸”、“虚劳”的范畴。低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透析后低血压等。低血压是普通内科、神经内科以及内分泌和其它专科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其危害是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特别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据统计,卒中患者中因低血压引起的约占30%,低血压是造成老年人摔倒、骨折、卒中及死亡的诱因,其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对低血压病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相关资料较少。随着临床实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低血压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近年来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显示,血管作为重要的靶器官之一,在低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可以生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影响血管平滑肌的舒缩状态,从而引起血压的变化。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中发现针灸治疗低血压确有良好疗效。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为原穴,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合谷穴有益气养血,平衡阴阳之功效。为观察电针合谷穴对低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揭示其有关机制,本课题应用放免等技术观察电针合谷穴对低血压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针刺合谷穴治疗低血压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法制备低血压模型,电针双侧合谷穴,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中ET、CGRP的含量。结果:1.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血压及血浆ET、CGRP含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电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较,ET含量降低,CGRP含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电针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较,ET含量升高,CGRP含量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电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ET含量升高,CGRP含量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电针合谷穴能升高血压,改善低血压模型大鼠低血压状态。2.血浆ET、CGRP含量的变化是促使低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3.一般的手术创伤对血压,血浆ET、CGRP含量无明显影响。4.电针合谷穴能改善低血压模型大鼠血浆ET、CGRP含量的变化,可能为电针治疗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