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jinskaja]是胡桃科(Juglandaceae)青钱柳属植物,为一种高大速生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青钱柳是我国独有的单种属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属三类保护植物。根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树皮具有清热消肿、止痛功能,可用于治疗顽廨,叶常被用来当茶饮。其降糖神茶已经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进入了产业化。本课题利用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采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对青钱柳进行了活期筛选,发现青钱柳具有明显的PTP1B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27μg/ml。本文着重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对青钱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活性跟踪分离的方法,对青钱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凝胶Sephadex LH-20、TSK gel Toyopearl HW40F、MCI gel CHP20P、Cosmosil ODS、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等多种层析分离技术从中分离出4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光谱分析等手段鉴定了27个,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为:1,2,4-三羟基-1,2,3,4-四氢萘-1-O-β-D-吡喃葡萄糖苷(1),cyclocariolide(2)。其它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山奈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3),芦丁(4),槲皮素-3-O-α-D-葡萄糖醛酸苷(5),杨梅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6),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7),杨梅素-3-O-α-D-葡萄糖醛酸苷(8),山奈酚-3-O-α-D-葡萄糖醛酸苷(9),槲皮素-3-O-β-D-半乳糖醛酸苷(10),槲皮素-3-O-α-D-葡萄糖醛酸钠盐(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12),山奈酚-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13),杨梅素-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14),山奈酚-3-O-α-L-鼠李糖(15),槲皮素(16),3-caffeoylquinic acid(17),1-caffeoylquinic acid(18),4-caffeoylquinic acid(19),5-caffeoylquinic acid(20),咖啡酸(21),苯甲酸(22),没食子酸(23),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24)、piceid(25),5-羟基萘-1,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6),色氨酸(27),共23种为首次从该植物与该属中分得。2、系统研究了青钱柳的活性部位及单体化合物的活性。(1)对青钱柳叶提取物的不同部分进行了PTP1B抑制活性的筛选,确定了A、B、C、D、E、F部分的活性较强。(2)首次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与抗糖尿病相关的生物活性研究。研究发现化合物1、6、7、21、26具有较强的PTP1B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9.47,7.39,1.92,2.11和10.05μg/ml),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3)对得到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HIV活性的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5具有一定的活性(EC5023.64μg/ml,TI>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