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限速控制驾驶行为特征的交通流建模及事故风险预测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因为其快速、安全、高效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这使得高速公路开始出现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充分挖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提高行车安全的主动式交通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其通过实时的采集高速公路的相关交通数据,利用交通预测模型识别出不利的交通状态,主动的、动态的、自动的对高速公路进行管理与控制。  可变限速控制作为主动式交通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之一,近些年得到世界各国交通管理者的广泛重视。然而目前对可变限速控制相关的研究还并不成熟,尤其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可变限速控制获得效率、安全利益的机理还不明确。所以,对可变限速控制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可变限速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实施策略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可变限速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含可变限速控制驾驶行为特征研究、可变限速控制交通流建模研究、实时事故风险预测研究等主要几个方面。本文采用从交通实测到理论建模的研究思路,基于可变限速控制相关交通流数据,分析研究了可变限速控制下的驾驶行为特征,并在该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变限速控制交通流模型,基于交通事故数据及相关交通流数据,建立了高速公路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工作如下:  基于荷兰某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下的交通数据,从平均速度、速度分布、驾驶员期望车速、速度离散性、平均车头时距、车头时距分布、交通流基本图等多个角度,对驾驶员在不同交通流状态、不同可变限速控制下的驾驶行为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可变限速对驾驶员期望车速、交通流平均速度的影响并非线性,而是呈二次多项式关系特征;可变限速控制降低了车速离散性,然而过低的限速值反而会使离散性增大;可变限速控制下的较小车头时距、间距的比例明显降低,驾驶员在可变限速控制下有谨慎驾驶的行为特征;可变限速控制下的交通流关键密度有所提高,但是却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论文还对可变限速控制获得效率、安全利益的机理以及驾驶员对可变限速控制的遵从情况进行了讨论。  考虑驾驶员激进特性的不同,对舒适驾驶(CD)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考虑驾驶员激进特性的元胞自动机单车道交通流模型——RF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CD模型相比,RF模型对自由流交通状态的模拟更加合理,尤其是对车速离散性的模拟更加符合实际。结合可变限速控制下的驾驶行为特征,论文在RF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变限速控制单车道及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成功模拟可变限速控制下的主要交通流特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美国某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数据及相应交通流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分别建立了针对侧碰、追尾两种事故类型的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建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事故类型,集成了不同的事故风险识别变量,应用交叉验证参数寻优方法,选择出了最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于侧碰事故取得了与传统神将网络模型相当的预测精度,对于追尾事故则取得了更好的预测精度。此外,分别应用敏感性分析方法、F值变量选择方法对侧碰事故、追尾事故的显着事故风险识别变量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预测地点及其上游的车道间占有率差别、速度差别以及发生地的平均占有率是识别侧碰事故风险的有效特征变量,预测地点上下游的平均流量差别、平均速度差别以及预测地点的平均速度等是识别追尾事故风险的有效特征变量。  这些工作丰富了现有的可变限速控制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为可变限速控制的具体应用与实施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微纳光学是利用微纳结构材料(micro-structure materials)作为实现光学功能元件的光学分支。一直以来,光学元件的减反射都依赖于多层膜结构,然而多层膜结构的激光损伤阈值较低,严重制约了大功率激光器的应用与发展。而通过在微结构材料上制备特定的微结构,能获得比多层膜结构透过率更高、激光损伤阈值更高的微纳增透光学器件,从而有效的用于高能激光系统。本文在熔融石英上设计和制造二维圆柱形亚波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增加,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实验设备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实现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也就变得越来越迫切。本
利用光线追迹的方法,考虑太阳形状、余弦损失、阴影及遮挡损失的影响,建立线性菲涅耳反射聚光器(LFR)的三维光学几何模型,给出其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计算式,采用Matlab编程实
由于日趋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电磁波吸收材料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要求不仅要具有高的吸收能力和宽的吸收范围,而且还要质量轻便。因此,具有电磁波吸
本文针对磁罗盘传感器存在结构复杂,价格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CPLD的磁罗盘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正交磁通门传感器作为敏感探头,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响应迅速,并具有适中的精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铁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列控系统的失效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现今,基于模型的安全分析方法在复杂的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虚拟现实所见所感皆是人工制作的虚拟信息不同,增强现实是结合了视觉跟踪技术与三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着革新.在此形势下,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之中,不但让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良好的激发,同时也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