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Ar及SF6/N2混合气体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光谱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J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F6因绝缘性能优异、灭弧能力强被广泛应用在绝缘设备中。但由于SF6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在电场不均匀时易分解等缺点,对SF6气体放电及其替代气体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绝缘组合电气中金属缺陷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它通常会引起局部放电(PD)从而使SF6发生分解。为了完善SF6混合气体的放电机理,本文研究了SF6/Ar和SF6/N2两种混合气体,并用针板电极产生局部放电,采用发射光谱(OES)和光腔衰荡光谱(CRDS)两种光谱法对放电等离子体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PD下的OES诊断系统,并通过测量F原子和Ar原子的发射光谱来分析SF6/Ar等离子体的空间和时间演化。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背景压力为400 Pa、峰值电压为-1000 V、频率为2 kHz、脉冲宽度为60μs、电极间隙为5 mm–9 mm的条件下,F原子和Ar原子光谱强度均是从板电极到针电极先增加后减小,而F原子和Ar原子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时间演化结果表明,在电极间距为5 mm、脉宽为40μs–80μs的放电期间,Ar原子的光谱强度随时间先减小后缓慢增加,而F原子的光谱强度则缓慢增加。2.通过测量F原子的发射光谱分析SF6/N2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并对等离子体的电子激发温度、振动温度、转动温度等参数进行测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背景压力为400 Pa、峰值电压为-1000 V、频率为2 kHz、脉冲宽度为60μs、电极间隙为5 mm–11 mm的条件下,F原子光谱强度从板电极到针电极先增加后减小。等离子体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在脉宽为20μs–250μs、电极间距为5 mm的条件下,N2分子和F原子发光强度与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趋势一致,随着放电脉宽的增加,发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脉宽约为100μs时,发光强度出现峰值;随着脉宽的增加,电子激发温度逐渐降低。3.建立了针对低气压局部放电的CRDS等离子体诊断系统,并对SF6/Ar/SO2混合气体开展了初步诊断。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对SO2的最小检测灵敏度为1.55×10-6 cm-1,相应的SO2数密度探测限为2.75×1012 cm-3;未放电情况下,Ar流速为0.14 slm、SF6/SO2(SO2含量为100 ppm)的流速为150 sccm、背景气压为13700 Pa,计算获得SO2的数密度约为2.68×1013 cm-3
其他文献
海底管道运输、铺设与运行过程中,由于外物的偶然性撞击或管内介质的腐蚀,管壁上会出现金属损失性的缺陷,严重威胁着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如何排除这一安全隐患,保证管道输送
股权质押是指借款人把部分公司股份质押给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此获得贷款或者为第三方贷款担保的行为。股权质押因为具有便捷、高效、受到监管约束较少等优点,受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青睐。股权质押现象在我国A股市场十分普遍。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我国A股市场共365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168家公司参与股权质押,比例达到了86.58%。其中,市值质押比例在30%以上的占17.62%。股
近年来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在此方面,美国更是世界领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是对外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非营利性组织,它在教育科技领域拥有遍及全球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英语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英语听说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英语意识(徐赢光,2018),口语成为幼儿学习英语的重点之一。教师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是进行幼儿英语口语教学的基础,提高幼师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国内专家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但关于合作学
稀土原子激发态的研究不但对人们认识原子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许多科技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比如探索新激光机理、开发新型激光源以及发展激光分离同位
在近几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逐渐融入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法律的敬畏感,懂得权利与义务二者之间的关系,发自内心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做有尊严的中国公民。因此,法治意识教育正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产生影响。在河南省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开展法治意识教育,有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应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