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研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M蛋白相互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S1蛋白是病毒主要抗原蛋白,决定病毒的血清型,现已被证实是诱导病毒中和抗体及血凝抗体产生的蛋白。研究表明,M-蛋白位于病毒外表面,是含量最丰富的结构蛋白,M蛋白的作用与病毒的复制有关,且控制并介导病毒粒子从粗面内质网(RER)和高尔基体膜出芽。M蛋白在细胞内聚集是蛋白质本身的性质,在细胞内聚集的地方很可能是病毒组装成熟和出芽的位点。但目前关于IBV的S1蛋白和M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研究IBV中S1蛋白和M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对研究IBV病毒的侵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CR技术从肾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AIBk毒株基因组中克隆S1与M基因,并分别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载体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PGBKT7-S1和PGADT7-Rec-M,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GBKT7-S1和PGADT7-Rec-M,采用醋酸锂法顺序转染酵母菌AH109,进行阳性克隆筛选,排除假阳性。通过检测lacZ报告基因表达产物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实验进行阳性克隆的鉴定。PGBKT7-S1和PGADT7-Rec-M顺序转化的酵母菌AH109可以使浸润的硝酸纤维素膜变蓝,说明报告基因LacZ被激活表达,证明S1蛋白和M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一步验证S1蛋白和M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带HA标签的S1融合蛋白(HA-S1)的重组表达载体pCMV-HA-S1,和带Myc标签的M融合蛋白(Myc-M)的重组表达载体pCMV-Myc-M,共同转染HEK293细胞。抗Myc单克隆抗体沉淀Myc-M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抗Myc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可以检测到Myc-M的表达,证明S1蛋白和M蛋白存在相互作用。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1蛋白二级结构、M蛋白二级结构,推测S1与M蛋白可能在亲水性较强的柔性区域发生了相互作用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方法研究证明了IBV S1蛋白与M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IBV S1蛋白与M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国内外未见报道,丰富了IBV的生物特性资料。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知识的创新需要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全面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都是以创新为主
本文中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Zr二元非晶合金及Cu-Zr-Al三元非晶合金,对Cu-Zr二元非晶合金及Cu-Zr-Al三元合金棒的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甩带法制备
宜兴紫砂茶壶以光素器为代表,是紫砂茗壶中三大造型体中的一种,它和花货,筋囊器并存于世,交相辉映,是茗壶造型艺术最具代表性,品种最多,影响力极广的门类。
近些年,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热门的课题,同时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倍受人们关注。一方面,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
本文围绕南方一行政村的农民如何对其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提升的行动作为主要的研究意趣并展开论述,探讨哪些因素形塑了农民提升人力资本的行动逻辑与行动能力,并建议性地给出
新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资本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也日益成为组织中最核心的人力资本,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
在海底隧道注浆设计中,除需要保证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安全性外,还要兼顾隧道的经济性,使得工程既安全又经济。因此,合理确定注浆圈的厚度及渗透系数等参数是海底隧道工程中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影响。方法:以院内急诊病房2006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运重建时机不同将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并对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例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从而探讨RA中医证型特征、辨证用药规律,为今后的临床、科研提供
本论文从跨文交际角度对口语邀请回应言语行为进行了证研究。通过查阅回顾邀请言语行为方面文,者发至今还没有学者对中英口语邀请言语行为出过跨文交际方面比较研究,因,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