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始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主旋律,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等综合研究方法,以分布在山东和广东两省的16所普通本科高校为调研对象,试图从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对两省篮球师资队伍建设、场地设施、篮球课教学、篮球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旨在进一步贯彻实施新《纲要》以及为推进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鲁粤两省高校篮球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虽然受工资待遇、进修、住房等因素的影响,但教学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比较高;随着新《纲要》的实施,体育实践课类型呈多元化趋势发展,选项课成为高校中的主要授课形式,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两省高校中发展比较缓慢,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逐渐把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身心健康、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目标放到重要位置。两省篮球理论课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在理论课教学手段上:山东省大部分高校仍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广东省超过半数的高校理论课上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考核与评价还是以动作技能的成绩为主的传统考核评价方法;两省篮球课外活动开展比较好,广东高校开展的好于山东高校,但课外篮球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单独活动以及和同学一起活动,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调节精神、消遣娱乐、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强身健体是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动机。本文认为:为适应新形势,鲁粤两省普通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确立“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体育终身化”作为高校体育的宗旨,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是要调整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授课形式教学,改进考核与评价方法,提高篮球课教学质量;三是要强化学生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好课外篮球活动,建立篮球俱乐部或篮球协会,鼓励学生自发的组建业余训练队,开展多种规模的篮球竞赛;四是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篮球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五是要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场馆与设施条件,提高场馆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