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息差不断收窄,同业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在创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业业务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推动银行间同业新业务的发展。同业存单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基于银行间同业存款业务创新的金融机构主动负债工具,它是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也是与我国金融市场相适应的一种特色化货币交易工具,属于一种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CDs)。自2013年12月首批同业存单发行以来,国内的同业存单业务取得快速发展,累计发行5万多只,发行总额超过39万亿元,存量托管规模超过8万亿元。同业存单的发展拓宽了商业银行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利率定价范围,活跃了银行间市场交易,为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特别是中长期Shibor利率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但是国内外对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研究不多。鉴于同业存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参与发行的商业银行日趋增多,投资者日益丰富,研究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影响因素对众多参与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因素开展研究。选用的样本数据是2013年12月至2017年底已发行的同业存单数据信息,取数来源是Wind资讯。通过研究发现基准利率Shibor对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起决定性作用,诸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物价水平CPI、债券总发行量等外部因素以及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同业存单发行期限、发行规模等内部因素对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都产生了影响,固定、浮动利率同业存单利率的影响因素有差异,2016年以后发行的同业存单利率影响因素有所变化。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发行主体把握市场发展良机、努力提升自身资质,防范好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从而降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成本;建议投资者及时关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波动情况,有效甄别发行主体的资质情况,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努力获取更高的收益;建议监管层面对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异常波动情况加强调控、培育公开透明的市场资金流通交易环境、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持续提升Shibor市场利率基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