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结肠癌等肿瘤外显子突变相关特征发现抗癌免疫有效抗原肽的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tephenmengste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新抗原多为弱免疫原性,其新抗原肽不能诱发有效免疫反应,活化的T细胞杀伤活性越强的抗原肽的免疫原性越强。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结肠癌等肿瘤患者标本的全外显子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外显子突变基因,预测HLA-Ⅰ类分子递呈的新抗原肽并合成,确定其来源的基因的突变方式、HLA-Ⅰ等位基因及其产物的结合亲和力,并合成新抗原肽,通过免疫学实验检测肿瘤新抗原肽的免疫原性,以此阐明新抗原肽的突变相关情况和新抗原肽的临床免疫效应的关系,为快速发现有效的新抗原肽进而构建高效瘤苗提供依据。方法:二代测序技术全外显子测序11例结肠癌等肿瘤患者的肿瘤样本,获取每个肿瘤标本的全外显子基因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NetMHCpan4.0等软件确定外显子突变基因,筛选HLA-Ⅰ类分子递呈的8-11氨基酸残基新抗原肽及其来源的基因的突变方式、HLA-Ⅰ等位基因、与HLA-Ⅰ等位基因产物的结合亲和力,并人工合成新抗原肽。这些肿瘤患者抽取新鲜外周血(PBMC),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制备新抗原肽活化的DC混合淋巴细胞与PBMC共培养得到活化的T淋巴细胞;通过酶联斑点技术(ELISPOT试验)检测新抗原肽活化的T效应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技术鉴定新抗原肽活化的T效应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等各免疫细胞的比例。按3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试验,使用L16(34)表。结果:第一部分:新抗原肽突变相关特性1、预测筛选了 645条新抗原肽,明确了新抗原肽各种特征性信息。2、每个患者递呈Ⅰ类抗原的HLA等位基因产物一般3-6型,统计11例患者中每种HLA分型的频数及百分比如图2所示,我们发现以HLA-A*02:01为主。3、统计11例患者共测得645条Ⅰ类新抗原多肽,我们发现新抗原多肽长度以9肽为主。4、由全外显子测序可获得每种新抗原多肽与HLA分子结合亲和力(图4),本研究发现645条新抗原多肽的亲和力多在1-2之间。5、新抗原多肽中以单氨基酸替换突变为主,约占94.3%,其中单氨基酸又以极性氨基酸突变至极性氨基酸为主。第二部分:新抗原肽诱导的T效应淋巴细胞活性正交实验L16(34),以ELISPOT检测各肽的T细胞活化数量,量化各肽免疫原性,经统计分析得出:对新抗原肽免疫原性的影响依次为氨基酸突变方式>HLA亲和力变化度>新抗原肽长度,且亲和力变化度在1-2的极性突变为非极性的新抗原九肽:ELISPOT值最高,CD8+T数最多。结论:1、在新抗原的氨基酸残基突变中,九肽为主,递呈新抗原肽的等位基因产物以HLA-A*02:01为主,亲和力变化度1-2较多,极性突变为极性的单氨基酸替换突变为最常见,多氨基酸残基突变极少。2、亲和力变化度在1-2的极性突变为非极性的新抗原九肽:ELISPOT值最高,CD8+T数最多。3、在3个因素中以突变方式的影响性最重要,由极性氨基酸残基突变为非极性氨基酸的突变类型,免疫原性增最强。4、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发现新抗原特性,基于新抗原多肽氨基酸残基长度、氨基酸突变及HLA亲和力变化度这3个因素可建立快速简捷筛选免疫活性较强的新抗原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研究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围手术期静滴联合局部冲洗应用氨甲环酸(TXA)在围手术期失血、术后肿痛缓解、切口并发症、血栓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是否优于单独静脉给药。方法 选择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需行HTO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A组)与联合给药组(B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引起的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实践依据。方法:临床收集SSRI引起的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单盲原则,运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服用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50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疗效变化,治疗结束后再进行4周的随访并记录复发率情况,且进
目的:探讨解郁一号方联合低阻抗诱导疗法对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其治疗有效性和药物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法分别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state thought induc
目的 评价醒脾化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临床起效、安全性及复发率。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予醒脾化湿汤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BS症状尺度表、IBS大便性状问卷、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IBS生活质量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各项评分,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临床疗效、
目的 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邦才主任近5年的脾胃疾病膏方数据进行量化、关联化统计,分析总结王师运用膏方治疗脾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和诊疗思路,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为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拓宽思路。方法 本研究通过整理筛选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200份王师诊治的脾胃系疾病膏方医案,主要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中的临床采集、平台管理、统计报表、数据分析系统功能
目的 通过观察行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变化,探讨术中rSO2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期行胸腰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64例,年龄>60岁,ASA Ⅱ-Ⅲ级。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rSO
第一部分基于人工智能筛查中国人群非钙化肺结节的应用研究目的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和人工智能(AI)的帮助下,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人群中非钙化肺结节(NCPNs)的患病率。材料与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共有94892名胸部低剂量CT(LDCT)参与者被纳入多中心研究。NCPNs首先由人工智能识别,随后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和两名呼吸内科医师确认。我们调
目的探讨提前介入骨边刺结合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的作用,以及PI3K/Akt/JNK1/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选35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癌痛组(BCP组)、吗啡耐受组(BCP+MT组)、骨边刺结合电针组(BCP+MT+EA-BN组)和假骨边刺组(BCP+MT+ShamEA组)。除Sham组于左胫骨髓腔内注入无菌PBS液外,其余组相同位置均接种等
目的梳理中国古代医学对于鼻渊病因病机认识的理论沿革,对古代鼻渊用药与现代临床治疗鼻渊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古今治疗鼻渊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比较古今鼻渊用药异同,为现代临床及科研提供研究思路和灵感启发。方法 1.用“鼻渊”、“脑漏”等关键词在《中华医典》进行全文检索自先秦至明清时期的有关资料,收集提取其中关于鼻渊病因病机及论治方药的内容,总结历代鼻渊病因病机认识沿革及理论演变特点,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E)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探究侧支循环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10月-2020年03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治疗(EVT)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DSA)结果评价侧支循环的开放等级,采用ASTIN/SIR评分方法评估,评分0-2级为不良侧支,3-4级为良好侧支,以此将病例分为侧支良好组(n=72)和侧支不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