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机构投资者作为金融市场投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产物,逐步主导欧美成熟市场。得益于“超常规发展”的提出,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在短短数十年内,种类和规模得到显著扩大。回顾中国股市的发展历史,股市多数处于震荡盘整期,期间股市大盘也出现急剧暴涨暴跌的情形。虽然我国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但是股市震荡盘整的局面并没有因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得以缓解。针对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者平稳或者加剧股市波动又或者与之无相关关系的机理分析。结合面板数据和分位回归的信息归纳优势,建立面板数据的分位回归模型,研究分析在不同条件分位点下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并且得到更为全面、稳健的参数估计。首先,将股票市场分成三种不同的行情,分别研究在股市大盘下跌、盘整、上涨阶段,机构持股比例及其变动等变量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成不同类型机构,研究这些类型机构在平稳股票收益波动中发挥的作用。在文章的最后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一些指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考虑股市行情、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程度以及机构类型等情况。在不同的股市行情中,对于股票收益波动处于不同水平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其产生不同的效果。总的来说,在大盘股市下跌或者盘整时期,机构投资者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副作用:但在大盘股市行情好的时期,机构投资者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稳定作用或者加剧作用对于活跃的上市公司股票更为显著。其次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同于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对多数上市公司股票有加剧作用,非金融类公司和信托公司则起到稳定股市波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