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东教育事工研究(1848——1927)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8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以来,宁波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这也使得欧美各国的传教团体和传教士纷至沓来,试图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基督教。以宁波为核心的浙东地区,也成为部分教会的首选之地。其中,英国圣公会的英行差会便是早期登陆浙东地区的教会之一。英国圣公会又称为安立甘宗,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诞生在英国的新教教派,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799年,英国圣公会成立海外传教差团,又称为英行会。1848年,差会进入中国之后,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他们除了运用传统的传教方式外,也采取了兴办教育、医疗、慈善救助等宣教事工等方式力图取得更好的成效。  本文选取英国圣公会宣教事工中的教育事工作为研究对象,以1848——1927年为时间结点,梳理这一时期英国圣公会在浙东地区的从事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特点,并进一步阐释其办学目的和过程中强烈的宗教目的,以及客观上为浙东地区教育的近代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绪论。介绍该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并对学界关于教会教育的相关研究做简要的回顾,同时对文中相关概念做了界定。  二、英国圣公会进入浙东。这一部分介绍了对英国圣公会进入中国之前相关准备工作,以及对传教权的取得和英国圣公会进入浙东早期的活动和传教方式,由于中西文化的固有冲突,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侵略行为,和传教士们采取比较传统的传教手段,这导致了早期传教结果不甚理想,从而促使英国圣公会决定从教育事工这个方面作为传教的突破口之一。  三、英国圣公会在浙东的教育事工。这一部分文主要展现的是英国圣公会从1848——1927在浙东的教育活动,按照时间划分,做了梳理,指出各个历史阶段其独有的特点和不足,即在起步阶段,英国圣公会英行差会所办学校规模小,学生少,教育层次低,随着时间推移,到了19世纪后期,其学校无论从学生和教师数量、教学质量、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并形成了以宁波三一书院为核心,台州、绍兴、慈溪等大型市镇有至少一所中学,城市周边乡村有一定数量小学,并辅之以一定量的日校和圣经班,这么一个覆盖甬绍、类型齐全、男女比例适当的完整的初中等教育体系网络。本章最后,例举了英国圣公会传教士霍约瑟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小见大,了解英国圣公会学校和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四、英国圣公会浙东教育事工的代表——三一书院。这一部分,通过以英国圣公会在浙东地区最重要的一所学校——三一书院为个案,力图以个案的形式,展现英国圣公会教育事工的基本框架。作为宁波第三中学的前身,三一书院凭借其健全的课程设置、完备的教育设施、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吸引了浙东地区大量的学生前来就读,在当时的浙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也是其他很多学校办学的蓝本之一,其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也培养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对今天宁波三中的教育理念仍有很大的影响。  五、英国圣公会教育事工的评价。这一部分从强烈的宗教特性、早期初步本土化和教育近代化特征三个方面,对英国圣公会在浙东的教育事工做了评价。英国圣公会在办学过程中,主观上存在明显的传教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也附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也使得这些学校披上了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侵略的外衣,属于中国自身的近代教育体制也不可能从中萌芽,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上这些学校也把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了中国,即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占主体的浙东教育体系的一个补充,也对后期浙东地区近代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给浙东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近代化的内容。
其他文献
为探索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东兰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以“同学理论政策、同找增收新路、同保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同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雨水的丰寡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由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限,技术抗旱手段并不能有效的抵抗干旱,因此,以天人感应观念为基础的祈雨手段就成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丽江,玉龙雪山,海拔4500米。稀薄的空气、强烈的紫外线、无常的天气,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季风从雪山冰峰云层间流趟而过,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滋润着永久雪线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1世纪的今天,文化与经济、技术的交融越来越紧密,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动漫产业又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异军突起,并凸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据统计,20
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满族的入主中原以及汉族政权明王朝的倾覆,这些都使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王学”末流的空虚和无用,遭到明末清初大多数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