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越关系的演变(2000年至2011年)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e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利益相关。自古以来,中越两国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就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新世纪,在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的基础下,为了两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两国人民的愿望,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在2000年访华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促进中越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达成共识。从此,两国关系开始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政治外交关系得到巩固与加强、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增长、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把中越全面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随着两国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合作的加强,两国领导人于2008年开始决定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的指引下发展两国关系。新世纪以来中越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合作领域已经取得许多巨大成就。两国人民对两国的友好关系发展的愿望、两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以及两国关系发展的需求是促进中越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两国关系如领海争端、经济贸易逆差、民族性主义情绪高涨、等问题。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把两国的大局为重发展;两国关系。在此基础上中越关系在21世纪头十年已经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解决影响中越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两国关系在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两国领导人的努力,中越关系已经初步进行解决存在问题。这是两国关系在未来发展的基础。从整体来看总,在未来十年中越关系将继续沿着登高望远、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向演变。
其他文献
预防性外交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是与联合国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的实践中独创的新思想,并被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冷战后加以系统化。预防性外交与我们平时所
日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在60年代以经济外交作为突破口打开了非洲外交大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日本多方位能源战略中非洲的地位显著上升。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
轿厢面积的大小对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轿厢面积超标过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电梯产生不安全隐患,导致溜车等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用途
本文在详细解读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其为理论工具,对热点问题——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原因和解决前景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朝鲜核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国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现实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整合的动因,权力政治是国家间关系的主导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强调观
学位
学位
欧洲制宪是当前欧盟宏观政治图景下最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解欧洲制宪,就是理解欧洲一体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以宏观视角观察欧洲制宪,在欧洲宪政模式
“王权主义”作为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很准确的,反映了政治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渗透。本文就以“王权主义”为理论前提,重点在于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考察人们
地区主义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欧盟与东亚而言,欧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成为实践地区化的楷模和典范。东亚则在地区化道路上进展缓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