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 Co掺杂GaAs(110)和正交相钙钛矿CH3NH3Pb(I1-xBrx)3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原子如Mn、Fe、Co掺杂在半导体内,会改变半导体的性质,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半导体具有磁性,这类半导体叫做稀磁半导体,其中掺杂的磁性原子叫做磁性杂质。砷化镓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如直接带隙、载流子迁移率高、制成的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频、高温、噪声小、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  近年来,甲氨基卤化铅类型的钙钛矿结构CH3NH3PbX3(X为卤素),以及它的混合结构由于具有非常好的光学性能,广泛应用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尤其是杂化钙钛矿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的逐渐提升,使钙钛矿结构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从理论上对以上材料的几何微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其它物理性能的研究将对实验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单个Fe和Co杂质掺杂在GaAs(110)表面的电子结构与性质。除此之外,还研究了杂化正交相钙钛矿结构CH3NH3Pb(I1-xBrx)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单个 Fe杂质掺杂在 GaAs(110)表面的电子结构与性质,计算了Fe原子和其近邻原子的键长键角以及局域态密度(LDOS)与分波态密度(PDOS)。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观察到的STS和STM图像符合得很好,我们从理论上对实验现象的物理微观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单个 Co杂质掺杂在 GaAs(110)表面的电子结构与性质,计算了原子的局域态密度(LDOS)与分波态密度(PDOS),同时画出相应的电荷密度图,能够在理论上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  3.利用第一性原理,依据SR-DFT和SOC-DFT理论框架计算不同Br浓度掺杂CH3NH3Pb(I1-xBrx)3(x=0、0.25、0.5、1)体系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Br浓度对钙钛矿的几何微观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光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阴离子,阳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水合现象在化学和生物分子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贵金属元素丰富的性质使水合贵金属团簇拥有着特殊的性质,因此贵金属的水合作用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焦点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连接结是一种潜在的理想结构,Ouyang等人在science上曾报道制备出(22,-5)/(21,-2)和(11,8)/(9,6)两种碳纳米管连接结。2004年Hashimoto等人也通过电子辐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片卷曲而成的非常细小的管状结构,直接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测量其热力学性能很困难甚至不太可能。本文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内纳米线结构扭
在高能物理领域,HBT效应(强度干涉学)被广泛地用来间接探测高温高密粒子源的时空尺度和提取动力学信息。人们发现,在不同加速器上所进行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实验中,HBT半径普遍会随
铁电材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功能材料,在铁电随机存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铁电钙钛矿结构材料在非挥发性铁电薄膜存储器,微电子机械系统以及可调微波器件等领域具有许多重要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论文采用基于壳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简单钙钛矿结构铁电体BaTiO_3 (BTO)中的辐射位移效应以及铋层状钙钛矿结构铁电体Bi_4Ti_3O_(12) (BIT)的高压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