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基磷灰石(HA)是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近二十年来,接近或类似于自然骨成分的无机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极其活跃,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与骨组织生物相容性最好的羟基磷灰石活性材料的研究。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在人体生理环境中能和组织发生化学键合,从而在植入体与肌体组织之间形成紧密的生物化学结合层,同时能够阻止植入体在体液中的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能部分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对牙细胞和成骨细胞生长有一定的引导诱发作用,促进缺损组织的修复并提高其愈合速度;因此,在齿科、骨科修复和替换临床应用方面极具潜力。此外,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在口腔保健、水质净化领域也有大量的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有效的抗癌效应也扩大了对其在药物辅助方面的应用。基于以上所述,对羟基磷灰石粉体,特别是纳米粉体制备工艺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四水硝酸钙的醇溶液和磷酸为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前驱体,经过一系列尝试性的试验,分别对磷酸的滴加速度、硝酸钙的浓度、溶液的pH值、陈化时间等对工艺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参数的分析,制定出一套简洁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DSC),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这些分析方法的综合使用,对所制备粉体的物相、成分、形貌给以分析,对制备工艺加以优化,从而制备出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粉体。其中对粉体物相的鉴定采取与牙釉质中提取的天然羟基磷灰石为参比的方法。化学合成中不同的离子在不同的溶液介质中有不同的表现,溶胶凝胶制备粉体中前驱体不同所采取的工艺也就不同。本文力图采用最易得到的反应物、有效且简洁的工艺过程来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工艺特点的核心就是工序简单,周期短,并且有成效。对最终产物的团聚现象采用常温下的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