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回交育种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生报春(Primula saxatilis)是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 L.)指叶报春组多年生草本,北京市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伞形花序1-2轮,花冠淡紫红色,花径大,可达35mm,花期长,达3个月以上,但每轮花量少而松散。翠南报春(Primula sieboldii)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伞形花序多1轮,花序紧凑,花冠淡红色至紫红色,但花径较小,花期短,多为1个月左右。为充分利用野生报春植物资源,综合岩生报春、翠南报春优良性状,获得花大、花量大、花序紧凑、花期长的报春花新种质,本研究以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为研究对象栽培扩繁,展开表型评价与育性评价,在育性评价基础上以杂种F1代为母本与亲本岩生报春回交,通过胚拯救技术获得杂种F2代,对F2代进行扩繁和鉴定。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4个株系表型性状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杂种株系表型特征表现出一致性,与亲本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后代的株型较亲本更为紧凑,在叶形、叶缘、叶柄色、花眼等方面表现出双亲性状;杂交后代花径大小介于两亲本之间,花期较父本花期提早且延长,SS-53花期在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下旬,SS-18、SS-28、SS-39花期在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上旬。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在花径、花期观赏性状方面得到改良,可作为培育目标新品种的中间种质。(2)通过观察花粉形态学特征,测定花粉生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评价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的育性。结果表明: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花粉干瘪,严重败育,4个株系花粉萌发率仅在0%、1.26%、0.76%、3.13%,几乎不具有生活力,不可作为育种父本植物;F1代4个株系柱头均具有一定的可授性,可作为母本植物材料用于进一步育种。(3)以育性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回交实验。设置4个异型授粉回交组合,授粉380朵花,授粉后各组合子房均有一定程度的膨大,与母本植物的柱头可授性呈正相关,但在授粉后35-42d内败育,不能自然结实产生种子;授粉后37-40d是以短花柱F1为母本、岩生报春为父本比较合适的进行胚拯救的时间。(4)以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为母本、岩生报春为父本共拯救154个子房,近8000粒胚珠,共萌发10粒。胚拯救共获得F2代7株。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F2代4个株系进行SSR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点,回交-3、回交-5可基本确定为真杂种。本研究充分利用野生濒危报春植物资源岩生报春,获得岩生报春×翠南报春F1代与岩生报春的回交后代,为培育花大、花量大、花序紧凑、花期长的报春花新品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以往研究已从氮肥施用量或容器长度论证了对苗木质量调控的有效性,那么同时采用这两种措施培育苗木,苗木质量的提升是否具有叠加效应值得探讨。该研究以主根极其发达落叶阔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