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码在P2P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分发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应用之一,P2P模式由于其具有非中心化、易扩展、稳定性高、高性能/价格比、隐私保护、负载均衡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内容分发服务中。当前,BT系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P2P内容分发系统之一,但是由于BT系统对种子节点的强依赖性,其下载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种子节点的在线时间,而网络编码允许网络节点对其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运算,而不仅仅是复制与转发,改变了传统的网络吞吐量基于路由的思想,其能够有效的提高P2P性能。本文在理解BT系统的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也研究网络编码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可实施性,侧重于研究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技术在P2P内容分发方面的应用,介绍基于网络编码的P2P网络模型的总体设计,并给出了其中的模块设计与基本思路。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在种子节点在线时间很短以及下载节点用户动态进出系统的情况下,引进网络编码后,对P2P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提高了节点的下载速度以及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很好地解决P2P系统中“种子”退出造成的文件下载不完的问题,并给出了网络编码编码维数对于下载性能的影响,指出维数越大,下载越快。
其他文献
对于通信设备制造商,从设备研制到投入应用的过程中,设备测试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测试之前开发人员必须先搭建测试环境,这将使用到大量的线缆。但是线缆本身存在局
相比其他磁场传感器,以非晶薄膜为磁敏元件的巨磁阻抗(GMI)磁场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等优势。非晶薄膜是一种特殊的非晶态合金,已有的资料表明,不同的外加静态场条件下,非晶薄膜包括交流阻抗值、电导率、磁导率等在内的磁特性参数不同。非晶薄膜的磁特性参数与其微观磁矩结构紧密相关。因此,研究不同静态场条件下,非晶薄膜的磁化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选用GMI传感器中较为常用的钴基非晶薄膜为研究对象,
稀疏分解是近几年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可以将信号表示成为一种稀疏的形式,从而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基于其良好特性,一维信号的稀疏分解被很快推广应用到图像处理技术中。
示波器是最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之一,在生产、科研、国防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更是以其特有的优势,正在逐渐取代模拟示波器而被广泛使用于各个测试领域。目
传统的视频编码标准如MPEG系列和H.26x系列,采用的都是不对称编码方式,编码器承担了包括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等大量计算,信源统计特性的利用也是在编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