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近年来质量评价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评价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保障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调整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发展高职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社会评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选取我国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评价制度的内涵、现状、成因及对策方面的内容。运用社会评价论和经济学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评价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从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两方面解释了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介绍西方国家高职教育评价模式,以及其社会评价机构的兴起、发展和运作过程,对其经验进行总结。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职院校社会评价制度发展现状和企业对高职教育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利用计算机统计类软件分析调研数据,使评价信息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节约评价成本,完善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院实行的评价制度存在一定问题,企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满意度不高,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评估内容之间缺乏整体优化性,缺乏职教特色,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高职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评价过程缺乏监督,导致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出现偏差。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评价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第一,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立法为社会评价提供法律保障和约束;第二,政府部门简政放权,通过财政拨款为社会评价提供资助,帮助社会评价机构进行人员培训;第三,不断完善评价指标,设置体现职业性与前瞻性,同时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数据挖掘等方法创新评价方法;第四,重视专家队伍建设,加强教育评价社会中介组织建设等;第五,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增加评价过程法透明度;建立网络公示平台,公布科学高职排行榜等。以期对完善健全我国高职教育评价体系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