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扫描的物体表面重构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线扫描的物体表面重构,由于采用激光非接触测量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并已经应用在许多领域。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对物体表面重构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都与国外有所差距,面对国外高昂的仪器设备,使得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众多领域难以进行推广,为此,研究使用半导体激光器配合一个摄像头的低廉方式在保证重构精度的范围内是有一定意义的。   在测量系统中,使用线激光作为光源来产生扇面光束。当扇面光束与物体相交时,就会看到一条明亮的条纹。通过从某一角度观察这条亮条纹,所观测到的线条纹上的扭曲部分就可以通过模型计算转化为距离的变化。用这种方法连续地扫描物体表面就可以得到物体的三维信息。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分别研究了基于线扫描物体表面重构中的定标和重构环节。在定标环节中,将其细分为角点提取和平面标定,在重构环节中,将其细分成条纹细化和表面重构。   为了实现相机的标定,采用平面标定法通过观察黑白标定板,计算出相机的内、外参数,而标定板上有用的信息是角点,为了精确地提取角点,首先使用像素级角点提取算法,然后使用亚像素级角点提取算法,实验表明,提取出来的亚像素级角点比像素级角点更接近真实角点的位置。接着,利用这些角点,在相机成像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平面标定法对相机进行标定,得到相机的内参数包括实际焦距和扭曲系数以及外参数包括相机的位置和方向。   在对相机进行标定之后,得到的内、外参数是重构环节所必须的。为了实现重构,首先需要对激光条纹进行细化,得到宽度为一个像素的条纹,然后通过坐标还原变换得到物体的三维点云从而实现重构。在这一环节中,为了避免直接测量带来的误差,设计了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环境中的长度和角度。  
其他文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项技术,因为它的制作成本低廉,转换效率较高,在新能源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中,TiO2是一种理想的阳极材料,它能与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可再生能源被大量开采以致储量越来越少,所以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愈加急迫。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以其绿色环保、成
本文理论研究了多能级原子系统中的有效二维原子局域行为,即研究了处于两正交驻波场中的运动原子的局域行为。经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我们发现局域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光场与原子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s)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发散角小,阈值电流低,单纵模工作,易于实现二维阵列,动态调制频率高等优点,在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以及光开关等方面有
拉曼散射效应是非弹性散射的一种,散射光与入射光间的能量差异揭示了散射介质中分子的振动及转动状态的变化,因此被称为“指纹光谱”,其散射强度较弱限制了拉曼散射的广泛应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