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合成类制药高环境污染不仅体现在水环境污染方面,更加突出体现在大气污染方面。化学制药涉及原辅料众多,大部分为有机溶剂,且含有一些“致畸、致癌、致突变”物质,若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容易造成水体和大气污染,尤其是废气排放引起的恶臭问题,是群众重点投诉的大气环境问题。随着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浙环函〔2011〕478号)和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开展和落实,化学合成类制药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被提上日程。目前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的监管主要沿用的是《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然而前述两项标准发布时间过早并且均未能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特征污染物进行控制。本论文以此为背景展开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研究。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内外与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该行业的实际生产工艺及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结合实地监测等手段,进行污染物来源解析以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建议提出《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确定出该行业污染控制指标为颗粒物、氯化氢、氨、苯、甲醛、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乙腈、苯系物、VOCs、臭气浓度、其他物质和二噁英共16项指标,也建议规定了相应的排放限值。标准中现有企业、新建企业、特别排放和无组织排放限值具体为,颗粒物(20mg/m3、15mg/m3、10mg/m3、—)、氯化氢(20mg/m3、10mg/m3、5mg/m3、0.15mg/m3)、氨(20mg/m3、10mg/m3、5mg/m3、1.0mg/m3)、苯(2.0mg/m3、1.0mg/m3、0.5mg/m3、0.10mg/m3)、甲醛(2.0mg/m3、1.0mg/m3、0.5mg/m3、0.20mg/m3)、二氯甲烷(40mg/m3、20mg/m3、10mg/m3、1.0mg/m3)、三氯甲烷(20mg/m3、10mg/m3、5mg/m3、1.0mg/m3)、甲醇(40mg/m3、20mg/m3、10mg/m3、2.0mg/m3)、乙酸乙酯(60mg/m3、40mg/m3、20mg/m3、2.0mg/m3)、丙酮(60mg/m3、40mg/m3、20mg/m3、2.0mg/m3)、乙腈(40mg/m3、20mg/m3、10mg/m3、2.0mg/m3)、苯系物(20mg/m3、10mg/m3、5mg/m3、2.0mg/m3)、VOCs(200mg/m3、150mg/m3、100mg/m3、—)、臭气浓度(1000mg/m3、800mg/m3、500mg/m3、20mg/m3)、其他物质A类(2.0mg/m3、1.0mg/m3、0.5mg/m3、—)、其他物质B类(30mg/m3、20mg/m3、10mg/m3、—)和二噁英(0.1mg/m3、0.1mg/m3、0.1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