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综合档案馆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研究——以高密市档案馆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l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工作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的保管、利用场所,是政府对外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其中,面向基层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县级档案馆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理念在逐步提升,但档案馆在公共服务道路的发展上却稍显滞后,特别是县级档案馆。  本研究通过所在的工作单位高密市档案馆的现状,依托自身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背景,立足工作实际,从档案馆基础建设、馆藏种类、档案资料利用方式、工作人员档案服务水平等方面分析当前困境,挖掘县级综合档案馆提升服务、改变方式、强化功能的制约因素,借以初步探究出了新时期下县级综合档案馆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的思路和对策。认为一是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档案馆馆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档案馆附属区功能,以此加强县级综合档案馆馆库建设;二是要丰富馆藏资源、改善馆藏结构,做好档案鉴定开放、查询编研利用工作提升档案馆的基本功能;三是要注重改变管理理念,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充分挖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如建立政务公开查阅中心、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加文化休闲场所、建设学术交流中心等;四是要在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上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如参与文化遗产记忆、城市记忆、农村记忆、个人记忆构建,送档案进农村、进社区、进课堂、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建立档案知识库,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等;五是要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实现档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为档案的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其他文献
智库,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其不平凡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着先进思想与智慧结晶的智库,对于人类社会的推进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对于智库也越来越重视,对智库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经验不足,我国智库数量虽已位列全球第二,但高端智库与世界顶尖智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智库整体发展也不均衡,这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对智库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差距、弥补不足、
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价值,是人类聚落的延续,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近些年来,各地在推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业过度发
乡镇政府居于我国政府结构的基层,是我国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推行的最前线,科学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用好人才这个第一生产力,意义十分重大。尽管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