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年工程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开始使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由专业的承包商来完成,同时承包商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应该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自己并不擅长的,却又是企业发展不能缺少的工程项目,企业应该选择更合适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来完成。选择一个合适的工程项目承包商能够使工程项目在预定的工期内高效、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如何对工程项目承包商进行评价,并做出合理选择,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相关文献评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工程项目的涵义,承包商选择的要求及承包商的选择流程,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指出了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承包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承包商的评价过程不够规范、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及各评价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承包商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关注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求大求强没选择更合适的承包商,及选择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通过对35篇中外文献中承包商评价指标的研究,及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承包商评价与选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承包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指标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并将此方法应用于G医院高级病房楼桩基工程的承包商评价与选择中,阐述了承包商选择模型的运用过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最后,针对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宏观方面的建议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建设及加大监管力度,维护行业秩序;微观方面的建议包括评标前全面掌握承包商信息,提高相关参评人员素质,完善承包商的选择流程和评估标准,完善评价与选择承包商的相关体制。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了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且完善了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工程项目承包商的评价与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