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军人的崛起与文武关系的变迁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cl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鸦片战争之前,传统中国基本上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社会。融家庭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于一体而富有弹性的农业自然经济、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国家政治和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基干的宗族伦理构成了一个极具自洽性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有王朝更迭,有内战、外侮、政变、被征服、闹饥荒,但所有这一切不管它们对传统中国的影响多么复杂、猛烈和带有毁灭性,都只不过触动了它的表面,它的社会结构则顽强挺立。以至于法国学者佩雷菲特说庞大的中国躯体其实是一个停滞的帝国。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中国从此不得不面对一个陌生而强大的西方现代文明。中国的国门被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长期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被暴力所打破,接踵而来就是整个旧中国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将其形容为“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传统的破产,使中国面临着一种全面的危机。在这一危机中,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制度到社会家庭伦理,都出了问题。社会各领域中的传统制度都在崩溃,日常生活中涌现了一系列不能以传统的思想和常规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中国在痛苦的挣扎中,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各种社会势力都施展开自己的拳脚,从文争到武斗,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里面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军人阶层从社会边缘的地位涌到中心,而士(知识阶层)这个原来的政治领导阶层则不断衰落,由此造成的角色转换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随着军人的崛起,以前以文制武的局面不复存在,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军阀割据和混战。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军人崛起干政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是军人政权本身却有它天然的脆弱性,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妥善地处理转型社会中的一系列危机从而有效地推进现代化进程,只能陷入到分裂动荡中不能自拔。  本文试图用历史和文献的方法考察近代中国军人崛起的背景和原因,解释文武关系变迁导致的社会政治后果。同时,对军人政权的脆弱性做一个学理上的分析,并在这一视角下对现代政党政治对军人政治的取代作出一个浅显的解释。
其他文献
凡属纠纷必定以存在争议为前提,信用卡未经授权使用纠纷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在信用卡法律关系基础上发生的纠纷之疑难性主要体现在当事人的多方性、法律关系架构的特殊性、核心
用印楝素和鱼藤酮及其复配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鱼藤酮单剂的毒力作用为一种剂量依赖关系;其复配混剂的触杀最佳配比为2∶6,此时印楝素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