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电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危机是当前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城市化,人类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严重浪费以及造成工业污染,使得人类可以获取的清洁水源总量正在持续减少。近年来,随着化工、医药、印染、纺织和农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有机废水被排入自然水体,造成的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中有机污染物毒性大、难降解、可生化性较差,同时对人体又有较强的致癌性、致病性和致突变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如生物接触氧化法、物理吸附法均不能有效降解有机废水。因此,亟需开发新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以实现对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电催化膜技术是将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和传统膜分离技术相集成产生的新型技术,具有高效灵活、节能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首先开展了铋掺杂二氧化锡修饰碳纳米管电催化膜(Bi-SnO2/CNTM)的制备、形态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和降解性能研究。以氯化亚锡和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微孔聚四氟乙烯膜为基膜,采用负压抽滤-电沉积-水热方法制备了Bi-SnO2/CNTM,最佳制备条件为铋锡摩尔比为1:15,电沉积电压为2.5 V。Bi-SnO2粒径尺寸约为3.7±1.6 nm,通过形成Sn-O-C化学键与碳纳米管管束牢固结合,且分布十分均匀。在外加电场作用下,Bi-SnO2/CNTM对双酚A的去除率高达71.8%。然后,开展了Bi-SnO2/CNTM降解双酚A操作条件的优化。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建立了Bi-SnO2/CNTM对于双酚A去除率的回归模型并优化了操作条件,并通过响应面和等高线揭示了多因素交互作用下Bi-SnO2/CNTM降解水中双酚A的规律。以双酚A去除率最大值为目标,Bi-SnO2/CNTM处理双酚A水溶液的最佳参数:操作电压3.38 V、液体流速1.0 mL/min、反应温度30.93℃以及双酚A初始浓度20 mg/L。在此条件下,Bi-SnO2/CNTM的BPA去除率为72.52%,与模型预测值71.71%一致。最后,开展了Bi-SnO2/CNTM对双酚A的降解机理研究。Bi-SnO2/CNTM降解BPA是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共同作用的过程,在间接氧化过程中,·OH是起主要作用的活性自由基。电催化氧化降解双酚A的过程主要是双酚A分子及中间产物脱功能基团和苯环的开环反应,最终被降解成CO2和H2O。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了Bi-SnO2/CNTM并进行了水中双酚A的降解实验,并根据电压、流速、温度和浓度建立了多因素的拟合回归模型,优化了操作条件,探讨了电催化膜降解双酚A的降解过程及机理。上述研究揭示了Bi-SnO2纳米催化剂颗粒对碳纳米管电催化膜的电化学性能及降解双酚A性能的影响,阐释了各操作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双酚A降解的影响规律,探明了碳纳米管电催化膜降解水中双酚A的过程及机理,为下一步应用碳纳米管电催化膜处理有机废水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锐钛矿相TiO2、稀土元素Ce、Nd、Eu、Gd单掺锐钛矿相TiO2,以及这四种稀土元素与N共掺锐钛矿相TiO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
X荧光技术具有快速、精确、无损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冶金、煤矿、材料、环保、商检部门等。近年逐渐被引入到地质勘查中,在新一轮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一个实例,简
周记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它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灵的窗口和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注重周记,利用好周记,可以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但是如何利用好周记,值得我们思考。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现行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观点提出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改进方法: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满足高
《世说新语》是晋朝刘义庆辑录了当时名士清谈、风流自赏的志人小说。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贤媛》中的女性,以其人格独立、才识过人、敢于表达自我、彰显个性而受到士
密闭矿热炉在铁合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荒煤气必须经过净化除尘后才能作后续利用,现有净化除尘方式不能满足高温荒煤气净化和高效利用的要求。介绍了YT分离技术在密闭矿热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图像通常存在噪声大、过孔和焊盘的数量多以及焊盘与背景的对比度低和焊盘形状变化
随着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司法体制不断的改革、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在世界性的诉讼文化潮流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是我国诉讼领域的一次重大性突破,修
目的:探讨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相关定量指标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来比较各个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的评价效能。材料与方法:选择2018年03月-2019年03月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且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或怀疑有肝纤维化、肝硬化且临床资料完整,接受使用Gd-EOB-DTPA对比剂及T1-Mapping序列扫描肝实质共54例,分成3组,其中NC12例、LF
分析新加坡的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模式要符合国情,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居民基本医疗,医院实行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