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地区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环境——以滦南霍泡ZK02孔为例

来源 :河北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纪古气候环境恢复一直是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等学科领域努力探索的热点问题。第三纪末期,寒冷的气候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迁移,全球进入寒冷时期,标志着第四纪到来。故而第四纪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重大时期。  第四纪气候环境恢复的方法很多,但孢粉分析以其高分辨率、灵敏度、直观性和准确性而广泛应用于第四纪古气候环境的恢复。在冀东平原,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亦先后有不少学者和地质工作者对本地区的第四纪沉积相、第四纪古环境、滦河冲积扇的形成、滦河的发育变化等问题进行过研究。可以说,前人在本地区第四纪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不菲,但对于整个第四纪孢粉与古环境恢复的研究工作尚少,仅见于童国榜、范淑贤、胡云壮等人的工作。  本次工作选取滦南县倴城镇霍泡村ZK02钻孔,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第四纪的综合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工作的时间尺度涉及整个第四纪。我们综合运用孢粉、粒度、古地磁、碳14、光释光等第四纪调查研究方法,并参考岩相古地理分析,得出了滦南地区第四纪古环境演变序列的初步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工程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中的方法对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首先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单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详细分析了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及其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岩质边坡和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及方法,考虑到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将原有的机动位移法作了改进,并将其应用到常张高速公路某边坡的具体实例中。 本文结合常张高速公路第十七标段K1
地下水是西南岩溶区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重庆市岩溶地下水资源量为118.33亿m3·a-1,占重庆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73.65%。随着城市化及工农业的发展,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岩溶地下水遭受
许多地质记录体的研讨结果表明,在第四纪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存在周期性的气候冷/暖旋回。其中发生在冰期/间冰期内部的冷暖波动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气候的剧烈波动引起的
利用水体氢氧同位素研究水体对气候的响应是许多学者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主要手段。河流、水库、湖泊、地下水等不同水体都源于大气降水,而降水又直接受气候变化的
秦岭造山带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山脉之一,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分界线。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洛南—栾川断裂带在秦岭造山带中是一条重要的汇聚带。通过洛南
大庆油田杏南开发区属于陆相多油层砂岩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主力油层含水级别较高,正在进行各种三次采油试验,而薄差油层整体动用较差,目前改善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着重于以下几个问题:煤和海相页岩的生烃能力如何?主生烃期和生烃速率是什么?煤和海相页岩的排烃时机、机理和特征是什么?煤及海相页岩残余生烃潜力及二次裂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所面对的地层条件越来越差,井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有效地开发外围“三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