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影响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ACLF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并积累中医对ACLF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认识与经验。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对症治疗)。观察时间:0-8周,观察指标:病死率、有效性评价、实验室检测指标(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肾功能等)、中医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结果:1、临床研究:(1)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全部纳入ACLF患者共60例,治疗8周后,共死亡9例,总病死率15%;其中试验组死亡4例,病死率10%,对照组死亡5例,病死率25%,经比较,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试验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4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ACLF患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治疗4周后,试验组在治疗TBIL、DBIL、AST、CHE、PT、PTA%、TG、Tch、血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中TBIL、PT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在治疗TBIL、DBIL、 AST、PT、PTA%、TG、Tch、血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中TBIL、DBI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症状的改善:试验组在改善身目黄染、乏力、恶心呕吐、纳呆、尿黄、腹胀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2、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1)第4周ACLF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0周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均高于第4周,与第0周各细胞计数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外周血NK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CLF患者死亡组中T细胞亚群各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均低于存活组,两组CD3+、CD4+、CD8+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证型组间T细胞亚群各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气虚瘀黄组NK细胞明显低于湿热瘀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降低ACLF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3) ACLF患者存细胞免疫紊乱,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ACLF的发病和进展;T细胞亚群计数可能与ACLF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ACLF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可能低于实证患者。
其他文献
<正> 邹韬奋同志是一个忠于人民的伟大的爱国者,是30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掀起救亡的领袖人物之一,是杰出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出版家和编辑家。1944年举行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
<正>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译文】使人当面称赞你,不如让别人背后不诋毁你;使人在初识时欢喜与你结交,不如让人和你久处
期刊
通过脏腑的升降理论,对一气周流进行释义,并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探讨周期异常性月经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遭受了恐怖组织的袭击,随即世界的新闻传媒也卷入一场新闻大战且不说CNN等美国国内新闻网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的台湾、香港的电
苦难的“二十二年”成为张贤亮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历史”情结,他的作品深处聚汇的一种中心意识永远都在这个情结中徘徊。可以说作家本人没能对极左政治影响下的自己的心态有
针对FFT-CME干扰抑制算法对以扫频干扰为典型的宽带非平稳干扰抑制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直扩系统带内综合抗干扰算法.该算法基于DPT算法和牛顿迭代,并联合FFT-CME干扰
银杏树姿优美,在辽宁朝阳地区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文章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总结半干旱区银杏园林绿化栽培管理技术,供同类地区参考。
通过苏州软件中心的植栽设计、施工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及后续观察,笔者意识到植栽设计的成果是需要时间慢慢来沉淀的。一个项目的软景成败与否,要有好的设计,要有甲方优秀的管理,要
教育治理理论的困顿日益引起反思,其平庸松散的体系、单薄匮乏的方法和简单机械的对策都无法有效回应教育治理实践。如果教育治理理论不能实现转型,那么它只会成为理论研究者
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凌源地区温室西芹、荷兰鸢尾、唐菖蒲优质高效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