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葡萄糖苷酶可以特异性地水解α-葡萄糖苷键释放出葡萄糖,是生物体内一种负责水解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的酶。α-葡萄糖苷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小肠粘膜刷状缘上,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肠道中淀粉、蔗糖、麦芽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从而引起餐后血糖升高。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s)可以通过抑制小肠刷状缘上段的粘膜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来阻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使得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受到抑制,故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α-葡萄糖苷酶已经成为抗糖尿病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之一。一直以来,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都是药物研究、开发的巨大宝库,现在很多已经上市的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物就是来自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所以,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安全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为了探寻来自于天然产物的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课题对两种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和贫花厚壳桂Cryptocarya depauperata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两种植物均采用浸渍法以95%乙醇提取,所得粗浸膏与水充分混悬后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各萃取四次。所得乙酸乙酯相采用MCI柱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总共分离得到4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有11个新化合物。新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及绝对构型是采用核磁共振谱(NMR)、高分辨质谱(HRMS)、旋光测定结合CD谱和计算CD谱等技术手段确定的。其中,从卷柏中分离到了七个化合物,包括四个新木脂素(1*-3*和4)、两个炔酚类化合物(5和6)以及一个双黄酮类化合物(7);从贫花厚壳桂中分离得到了35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2个α-吡喃酮类化合物(8-10、11*-17*、18和19)、五个木脂素(20-24)、四个酰胺类生物碱(25-28)、两个简单芳香族化合物(29和30)、两个吲哚类化合物(31和32)、两个二苯乙烯类化合物(33和34)以及八个黄酮类化合物(35-41和42*)。本论文对植物贫花厚壳桂中分离到的12个聚酮内酯类化合物(8-19)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的是化合物14(IC50 8.09 mM),化合物15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 13.04 m M),其他化合物则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因此上述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做进一步研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