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掺杂型方钴矿热电材料的优化制备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C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复合掺杂型CoSb3热电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制备,并对其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通过对实验压力、温度、时间及掺杂元素比例的调节,优化热电材料的性能,使得材料的电输运性能提升,热导率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高压的实验方法可以极大的缩短合成时间,使得样品内部出现丰富的位错,增加晶体缺陷率、成核率,丰富晶界,且合成后的样品机械性能得到提升。本论文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在S填充型方钴矿热电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比例Te元素的置换,制备样品Sy Co4Sb12-xTex(x=0.3,0.4;y=0.05,0.1)。测试结果表明:高压条件可以改变材料内部载流子浓度,优化电输运性能。在室温下测得,随着合成压力的不断升高,样品Seebeck系数绝对值呈现增加的规律。其中,样品S0.05Co4Sb11.7Te0.3在2.0 Gpa时获得最大的功率因子为18.91μWcm-1K-2。(2)研究发现,随着测试温度的不断增加,不同合成压力下制备的S0.05Co4Sb11.6Te0.4样品热导率随测试温度的增加呈不断下降的趋势。ZT值则伴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其中,合成压力为3.0 Gpa时样品性能良好,晶格热导率为1.23 Wm-1K-1,并且在测试温度终端样品的ZT值达到1.07。这表明,高温高压的条件可以提高材料的电输运性能,同时可以增加位错、减小晶粒尺寸,降低晶格热导率,最终达到优化材料热电优值的目的。(3)在S和Te复合掺杂的基础上,新增In元素掺杂,制备InxSyCo4Sb11.6Te0.4(x=0.05,0.1;y=0.05,0.1)样品。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S填充,In-S双填充型方钴矿材料的电输运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合成压力范围内,所有样品Seebeck系数绝对值均随合成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合成压力为3.5 Gpa时,样品In0.05S0.05Co4Sb11.6Te0.4获得室温下最大的Seebeck系数为193.8μVK-1,此时样品的功率因子达到17.84μWcm-1K-2。
其他文献
融资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有力手段.优化现有的融资渠道和结构、控制融资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企业融资成本控制展开分析,希望为企业加大对融资成本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太阳能资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以新能源为主的光伏电站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当加大新能源光伏发电的比例时,电网与大容量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共同运行时能够控制系统断面的交换功率,但同时增加了合理制定日发电计划的困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压输电网和配网的电压质量.基于此,文章分析和研究了在新能源光伏电站中AVC系统的应用.
文章以特大桥梁为研究对象,检测桥梁结构的健康指数和荷载,并深入研究分析检测数据,研究出大跨度悬索桥梁的主梁在纵向沿汽车方向移动的荷载的波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