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下的商业综合体疏散组织研究——以红山路商业综合体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综合体是商业类建筑不断发展的产物,商业综合体集大型百货、精品商店、居住、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商业综合体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新型复合式的商业模式,复合式的商业模式引起了建筑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空间组织方式的改变,建筑空间的变化增大了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的难度。本论文将结合笔者在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习时所参与的实践项目来论述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的相关问题。   论文的主体部分由案例研究、实际调研与分析、设计操作实践三个部分组成,通过理论和调研的结合,案例分析与设计操作的比照,总结出在现行规范限定的条件下,如何合理地进行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同时还将论述一种突破现行规范的性能化疏散设计方法。   论文全文的行文线索为“案例研究——实践项目研究——性能化设计介绍”,详细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节主要论述了不同空间组织模式下商业综合体的疏散设计情况,并对不同类型的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商业综合体商业效能和疏散规范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节主要以本人在设计院参与的实践项目——红山路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研究在现行规范下,如何合理地运用规范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疏散空间占用的平面面积,做到商业效能的最大化。   第三章节注重研究性能化的疏散设计方法,探究其与规范式疏散设计方法的不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如何最大化设置商业空间的问题。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人们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博展建筑空间涵义和形式不断更新,摆脱冰冷、封闭和权威的硬壳,以人的愉悦体验为目标,注重人的情感参与,成为博展建筑设计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城市综合体由于其功能的多样化及与城市的关系,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最具吸引力的公共活动中心。其入口广场已经成为城市的公共休闲场所,是城市中最有生气和活力的地带之一
进入到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形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中的居住形态也在不断的动态演变。而城市中人口聚居的物质载体——旧居住区,也应该协同城市发展的需要,做出相应的
自从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获得普利策奖之后,南欧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就被世界建筑界所关注。这两个国家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
学位
明代海防卫所型古村落是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保护与开发模式也是在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化、延伸以及创新。海防卫所型古村落集历史文化、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长期战略任务。社区作为承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微观公共空间和重要日常生活领域,既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近年来,由建筑活动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节能减排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已大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但已建
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曾代表欧洲几何式园林的最辉煌的成就。法国中世纪以后的园林发展,首先在15世纪中后期接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艺术的影响,形成并不断发展了规整的台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