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物流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学者以及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医药批发企业作为连接医药制造商和销售终端的中间商,在其中起着“蓄水池”和“调节器”的作用,是整个医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几年来医药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2004年12月11日已经正式开放的药品分销业务,使医药批发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何“降费”“增效”,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选取了医药供应链中的一环,即医药批发企业的销售物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对其进行微观层次的研究,以期找出医药批发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希望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使其能够从自身出发,采取务实的态度对待医药物流这个问题。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采取了案头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所需资料和数据。首先对医药批发企业销售物流这个研究对象中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回顾性以及综述性研究,并着重指出医药物流的特点;其次,从顾客角度的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导向的物流管理绩效研究中建立销售物流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并结合前述研究结果,在此模型所提供的框架下设计了41个医药批发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论文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还涉及信度分析、相互独立的两组样本的T检验和简单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医药批发企业和其销售终端(医院和零售药店)对在物流服务水平层面上的20个影响因素均有较高的关注程度,且关注程度基本一致,但总体而言,医药批发企业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另外,销售终端对涉及时间的影响因素较医药批发企业而言普遍重视程度较高,且对其评价均低于医药批发企业的自我评价。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物流管理支持”准则下,医药批发企业表现出了明显的“重物轻人”的倾向,这突出表现了我国目前的物流管理思想还没有成熟,很多人提起医药物流马上想到的就是物流的硬件设备,而很少想到物流服务,目前的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热也体现了这一点,这些均为我国医药批发企业今后的长期发展敲响了警钟。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医药批发企业的销售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这套体系充分考虑了销售物流的特点,以顾客为导向,相关成本为约束条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主要用来考核医药批发企业的销售物流管理水平。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直接打分的主观性,结果更为客观真实,并通过与真实直接得分的相关性验证得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