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微晶纤维素诱导TiO2纳米晶体及其复合物的可控制备和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boy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则日益恶化。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功能性材料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纳米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对生物无毒,光催化活性高,降解污染物无选择性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以自制的纳米微晶纤维素为诱导剂,以四氯化钛为主要原料,采用水解法在30-80°C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和晶体结构的TiO2纳米晶体。纳米纤维素表面富含大量羟基,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促进TiO2生长基元在其表面异质成核,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生长发育为形貌规整、结晶完善的纳米晶体。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采用无机酸水解法、碱再生法和高压均质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和结晶相态的纳米微晶纤维素HNCC、LNCC和RNCC。分别将此三种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四氯化钛的水解体系中,诱导制备TiO2纳米晶体,研究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和结晶相态对TiO2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实验对纤维素诱导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其次,选择极具代表性的HNCC纳米纤维素作为诱导剂,通过大量的探索性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浓度、外加无机酸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TiO2纳米晶体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制备了具有正方形状、花状、纳米针状、球形、刺球形和板栗球状等各种微观形貌的TiO2纳米晶体,采用TEM、HRTEM、SEM、XRD、BET比表面积等测试手段对制得的TiO2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各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再次,采用光还原法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在花状TiO2晶体表面负载了一层纳米金属银单质,制备了Ag/TiO2复合物,探讨了负载方法、外加助剂和AgNO3浓度对纳米Ag颗粒在TiO2晶体表面分散性、均一性及粒径大小的影响。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分解物,对各Ag/TiO2样品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NH3H2O和NaOH为助剂,采用光还原法,在AgNO3浓度为0.2%和0.5%条件下制备的Ag/TiO2样品,光催化活性提高较为明显。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采用抑菌圈法,对制备的Ag/TiO2复合物进行抗菌性能测试,表明各样品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最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和玻璃纤维为负载基体,先对其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处理,再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在两种基体表面成功沉积上一层TiO2纳米晶体,分析测试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体以化学键的方式牢牢接枝固定在基体表面,光催化降解实验证明,制备的TiO2/PET和TiO2/GF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和自然光照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尤其是TiO2/GF效果更佳。TiO2纳米粒子的接枝固定化,解决了悬浮体系中催化剂难以分离回收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能耗的增加和建筑材料的浪费在当今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人
建水县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工程、教师引进培训提高工程、幼儿园质量提升工程、幼儿园安全管理五大工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及转移概率的风险分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5年3月至2019年4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8年3月因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并发5例气管食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