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四季秋瓜”、“宝杂2号”、“翠宝2号”、“水果黄瓜”、“津春5号”5个黄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高温处理,在CO2施肥条件下,增加湿度,研究其对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影响,以及5个黄瓜品种耐热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每天中午平均40℃~50℃的高温处理4h以上,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未施用CO2的常规温度管理下的对照,即使在中午高温处理区的光合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温室黄瓜的“午休”现象与环境中的CO2浓度有关。高温处理主要是使叶片中积累的光合产物—淀粉,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运出,避免了叶绿体因淀粉积累的毒害.高温处理开始会使温室黄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但经过一周左右就能很快恢复。高温处理后,各个黄瓜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呈现降低的趋势。通过黄瓜的耐热性指标及田间实际生长情况可知,“四季秋瓜”、“津春5号”最耐热,“宝杂2号”、“翠宝2号”耐热性次之,“水果黄瓜”最不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