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背景多囊卵巢综合症(简称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目前认为,PCOS是育龄女性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为5%-20%。迄今仍病因不明,其病理生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态性。PCOS的病机目前尚不清楚,但最主要的病损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胰岛素过多。PCOS患者中肥胖的发生率为41%-50%,降低患者体重,能有效地纠正糖脂代谢的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如何有效地减轻体重,减轻肥胖,现已经成为解决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重要方法。针对肥胖型的PCOS患者,西医主要运用药物或手术进行促排卵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助孕,但西药、手术治疗等不良反应多。中医方面认为肥胖型的PCOS病因多考虑为痰湿为患及肝肾不足所致,病机主要是痰瘀互结,胞脉闭塞及肝肾不足两个方面。根据文献报道总结,目前对于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的方法报导较少,但对于治疗肥胖的研究却比较多。针刺治疗肥胖的方法多样化,临床疗效比较高,极少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根据临床观察,通过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减轻肥胖,能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症状,减轻胰岛素抵抗。针刺及穴位埋线作为一种有效简便的减肥调经疗法,对肥胖型PCOS其疗效及作用机理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深入探讨。研究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并探讨穴位埋线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大学城传统疗法中心就诊的肥胖型PCO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电针组),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每组30例。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病例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围、月经情况、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试验结果显示,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体重、腰围均显著减少(P<0.05)。而在改善月经恢复疗效方面,治疗后两组月经情况均得到改善。两组间比较,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总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本试验观察发现,肥胖患者空腹胰岛素、IR程度与BMI、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空腹血糖水平与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见显著降低(P<0.05),此两项指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穴位埋线与针刺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均能产生良性调节作用。3.在试验中发现,体重与腰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治疗组与对照组减重及减腰围过程均可分2阶段,4周前速度明显较4周-12周快。研究结论1.穴位埋线与针刺均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效方法,两者疗效及对各疗效性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2.在实际操作方面,穴位埋线较针刺更具优势。穴位埋线操作简单,治疗需时短,且作用时间长,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3.穴位埋线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副作用的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法,能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