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都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规模则是衡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经济高度繁荣,商业都会的纷纷涌现正是这种繁荣的重要体现。西南地区凭借其特殊区位优势,也出现了一批商业都会。对这些商业都会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唐时该区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探寻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规律,为今天西部商业城市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唐中期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西南地区出现了一批商业都会:有州级商业都会16个(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邛州、眉州、雅州、嘉州、梓州、绵州、遂州、合州、阆州、果州、利州、夔州)。其中剑南道12个,约占当时该区州级商业都会总数的75%;山南道4个(阆州、果州、利州、夔州),约占州级商业都会总数的25%;黔中道则无。另,唐代西南地区一共有县级商业都会9个(九陇、导江、唐昌、严道、郭、石镜、龙游、阆中、彭水)。其中,剑南道7个,约占当时该区县级商业都会总数的78%;山南道1个(阆中),黔中道1个(彭水),各约占县级商业都会总数的11%。唐代西南地区商业都会的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具有明显层次性;2.具有不平衡性;3.随长江及其支流沿线排布明显。促进唐代西南地区商业都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1.以茶叶、药材、水果、蔬菜等为代表的丰富本土资源为商品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以纺织、矿冶、造船业、造纸、印刷等为代表的优势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都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3.发达的水陆交通为商业都会的繁荣创造了便利运输条件。唐代西南地区商业都会对当时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为本区内和区内外的商品流通搭建了好的平台;2.促进了商业都会的发展并催生了新商业都会的诞生;3.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总体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