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关系的动态测度与驱动模式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提出,促进了各区域各国之间商品、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国际分工日渐明确,资金大量投入海外市场等诸多现象促进了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其中,港口的贡献功不可没。港口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如优越的地理区位,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吸引外资的能力等,通过协同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城市自增长效应带动区域乃至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港口城市作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已然成为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门户,是一国迈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中,港口在区域中的作用有增无减。  港城交互作用是港口城市形成、演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测定港城关系并从中揭示港城交互作用的模式是港口城市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港城关系中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港城互动关联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梳理了港城定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DCI的概念、内涵及其算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从动态发展速度与已有发展规模两个角度通过港城发展的弹性系数和港城增长的相对集中指数两个基础性指标对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港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环渤海地区海港城市港城关系状况可以划分为港口驱动型(包括日照、沧州、营口、秦皇岛、丹东、唐山和锦州7个城市)、城市驱动型(包括青岛、大连、威海和天津4个城市)和港城稳定型(烟台)三类;同时对3个时间跨度内的DCI值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描绘,变动趋势可以分为持续上升型、持续下降型及波动型三类。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构建的脉冲响应函数对港城驱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进而进行港城发展贡献力量的方差分解分析,贡献度分为显著型、较显著型、微弱型及不显著型四类。根据DCI值对各城市港城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后,对不同港城关系相互作用及驱动机制、驱动因素进行模式划分,揭示不同港口城市在港城相互作用方面的具体差别与联系,丰富地理学对于港城关系内在机理的认识。  最后,在借鉴了国内外大型港口的发展经验后对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相关研究领域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脱媒化现象的加剧,利率管制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很多发达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例如美
该文对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以及未来预测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通过归纳、总结和评述有关经济周期波动以及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观点,界定房地产周期概念.
该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将该地民营企业和该地专业市场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与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因素相结合,构建出适合该地实
通过对热虹吸管蒸发段强化传热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虹吸管蒸发段强化传热物理模型 ,为热管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Throug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