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陆游学是17至19世纪英国的贵族子弟在完成大学学业后选择到欧洲大陆继续学习深造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时期,许多英国贵族家庭的子弟在接受公学-大学这种教育模式之后,还要远赴欧洲大陆游历数月、甚至数年,游与学兼顾,在欧洲大陆的名城、名校学习包括语言、礼仪、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视为是教育的继续化。16世纪的英格兰被称为是“开放的社会”,因为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流动性很大,即使出身卑微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文化教育等各种方式向上层流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贵族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为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威望与地位,他们需借助新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来使自己区别于其他阶层。都铎王朝时期,英国的民族国家开始起步,英国的政治制度、外交政策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社会的这些新变化,英国贵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代国家对于贵族的要求已经从军事服务技能转向了知识与管理才能。此时国家需要的是能够精通各国语言、熟悉现代外交技能、能够冷静分析内外局势、掌握法律知识,能为君主服务的新型人才。因此,大陆游学可以作为弥补国内教育不足、培养满足新时代国家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径。这一时期英国教育也深受人文主义学者宣扬的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16世纪埃利奥特的《行政官之书》、17世纪克莱兰的《青年贵族的学校》以及绅士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洛克的《教育漫话》中都表达了应培养具有坚强性格与责任,能为国家服务的绅士教育思想。这些人文主义学者不断丰富并发展着绅士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其中克莱兰与洛克都十分强调游学作为绅士教育的重要环节,洛克还主张将游学作为绅士教育的结束。这些教育主张无不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英国青年贵族到欧洲大陆游历学习,广开眼界,提高素养。大陆游学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英国贵族来说,大陆游学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提高了其文化素质,更是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一些游学归来的贵族热衷于修建私人图书馆和别墅,他们将游学期间在欧陆收集到的已毁版的图书以及文物或艺术品珍藏在这些建筑中并进行展览,这些活动都丰富了英国贵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大陆游学还增强了英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也进一步加强了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交往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