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希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建立它们之间的中介模型,进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业发展的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成长,本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某学校七至九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人口学信息问卷、学业成就动机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关数据,通过SPSS23.0对751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动机(F=14.800,P=0.000)及学业情绪(F=5.371,P=0.005)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呈现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学业自我效能感(F=1.815,P=0.16)和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F=2.953,P=0.053)在初中三年保持相对稳定,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二)非独生与独生子女在学业自我效能感(t=-2.677,P=0.008)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独生子女(3.65±0.55)平均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3.54±0.51),而在学业成就动机和学业情绪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三)父母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动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F_母=4.308,P_母=0.014;F_父=6.002,P_父=0.003)及学业情绪(F_母=3.748,P_母=0.024;F_父=3.877,P_父=0.021)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四)不同性别、不同户籍、非离异与离异家庭学生在学业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情绪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五)学业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学业成就动机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454,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679,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动机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340,它们的P值均小于0.01。(六)中学生成就动机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之间中介效应不显著,成功预想和期望、克服成功障碍的态度、成功要求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之间中介效应亦均不显著,而成功重要认识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介模型通过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共同解释,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6.5%。可见,学业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密切相关地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能直接影响学业情绪,也能通过成功重要性认识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情绪,教师有意识地采用干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功重要性认识对提升学生学业情绪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