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市人群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现状和流行趋势,掌握某市城乡不同人群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社会文化意义,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特点及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影响,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其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和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市辖区内12个县、区的所有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人口数据资料来源于该市公安局,截至2012年底总人口数为7627499人。现场调查以社区为单位,按社区管辖范围对其社区内的所有户籍居民进行线索排查,并依据线索排查结果进行病例诊断和复核诊断,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4446例,截止2012年底总时点患病率为1.89%o。其中精神分裂症11200例,时点患病率为1.47‰;精神发育迟滞1141例,时点患病率为0.1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802例,时点患病率为0.11%o;双相(情感)障碍407例,时点患病率为0.08%o;分裂情感性障碍401例,时点患病率为0.05‰;偏执性精神病134例,时点患病率为0.02‰。六种重性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症。2.本次调查城乡均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确诊病例,患病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有F区(2.37‰)、J县(2.17‰)、K县(2.05‰)、C区(2.04‰),共报告475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2.94%。3.本次调查各年龄组均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例报告,患病率较高的年龄组为55-64岁组(3.33‰)和45-54岁组(3.31‰);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82‰、1.97‰,女性略高于男性。4.本次调查的重性精神疾病人口学资料显示,患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共报告871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31%。患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35~64岁组人群共报告患者953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5.98%。男女性别比为1:1.05。已婚人群的患病数最高,占报告患病总数的49.99%。患病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居多,共报告病例数967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6.96%。结论1.某市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89%o。六种重性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最高,是今后重性精神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2.某市重性精神疾病的总体患病情况,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人群,提示该市重性精神疾病的重点防控区域在农村,重点防控人群应为女性人群和中青年人群。3.某市重性精神疾病确诊病例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经济水平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和已婚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