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作汽车尾气暴露装置和动物染毒模型的构建,观察汽车尾气暴露对雄鼠生精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汽车尾气对雄鼠生精功能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为汽车尾气对雄鼠生殖毒性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提高人们重视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方法:1、设计建立汽车尾气暴露装置,测定装置内气体浓度验证汽车尾气暴露条件的稳定性。2、雄鼠经过汽车尾气暴露40天后,观察汽车尾气暴露下对雄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检测睾丸、附睾、体重的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检测附睾尾精子的密度、精子的活动力、精子运动参数等指标;制备睾丸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学改变。3、观察汽车尾气暴露下雄鼠血浆及睾丸组织中氧化水平指标的影响:右心室取血后离心制备血浆,睾丸组织匀浆测蛋白后,TBA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ABST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4、观察汽车尾气暴露下雄鼠睾丸组织内iNOS、e NOS、P38、P-P38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汽车尾气暴露下雄鼠睾丸组织内iNOS、e NOS、P38、P-P38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构建汽车尾气暴露装置,通过通气试验计算出暴露1小时的致死通气时间为60秒,半数致死通气时间为30秒。通入尾气30秒后,装置内气体比(尾气:新鲜空气=1:10),每通气1次后暴露1小时,间隔2小时再通气实验小鼠均存活,为适宜暴露时间和间隔时间,小鼠染毒模型稳定。通过对自制尾气持续暴露装置内成分检测发现,装置内暴露开始、暴露结束氧含量、二氧化硫含量、PM2.5含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气分析发现小鼠PO2、PCO2、PH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明显缺氧表现。2、汽车尾气暴露下睾丸重量、附睾重量以及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附睾尾精子的密度、活动力及运动参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暴露组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生精细胞排列稀疏且生精层明显减少,同时出现空泡样改变,管腔内精子减少。3、汽车尾气暴露下雄鼠血浆及睾丸组织中MDA及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及睾丸组织中T-AO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睾丸组织内P38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P-P38、i NOS、e NOS蛋白表达增加,计算相对表达量得出如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e NOS/GAPDH比值、i NOS/GAPDH比值、P-P38/GAPDH比值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38/GAPDH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功构建汽车尾气暴露实验装置,建立了稳定的动物染毒模型。2、汽车尾气暴露下可损伤雄鼠的生精功能。3、汽车尾气暴露下诱导雄鼠睾丸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激活NO-NOS信号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导致雄鼠生精功能损伤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