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与龙眼转化受体系统建立及转化PEAS基因初步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wodem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别以香蕉(Musa spp.)品种天宝蕉(AAA类型)试管苗茎尖的横切薄片和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品种“红核子”幼胚诱导并长期继代保持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e calli,简称EC)作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香蕉与龙眼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并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香蕉和龙眼转化的初步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 建立了香蕉基因转化的适宜受体系统。采用横切薄层培养方法建立了香蕉的高效再生系统。结果发现:在30℃、黑暗培养15d,而后转入24℃、光照培养5d的香蕉横切薄层的出芽率较高,植株生长较健壮,适宜用作转基因的受体;羧苄青霉素对香蕉薄片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转化的抑菌剂:香蕉对潮霉素比较敏感,能够显著抑制香蕉横切薄层的出芽率,确定用40mg/L的潮霉素作为筛选的工作浓度。 2 建立了龙眼基因转化的适宜受体系统。采用生长量测定的方法确定了继代培养10—15d的龙眼EC生长速度最快,生活力最强,适宜用作转基因的受体;同时采用生长量测定结合定性观察发现高浓度的潮霉素严重抑制龙眼EC的生长,确定50mg/L为有效的筛选浓度。 3 进行了对香蕉和龙眼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采用根癌农杆菌(带hpt基因)介导的方法进行了目的基因PEAS导入香蕉横切薄片和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采用附加潮霉素的筛选培养基对感染后的材料进行筛选,共得到10个系列的香蕉抗性芽和5个龙眼抗性细胞系。由于时间的关系,对这些抗性芽和抗性EC的分子检测只进行了hpt抗性基因的PCR初步检测。随机抽取的15株香蕉抗性植株中发现有2株整合进了hpt抗性基因;龙眼5个抗性细胞系中各随机抽取1份进行检测,发现只有1个细胞系整合进了hpt抗性基因。关于后续的PEAS基因的PCR检测、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以及转基因植株田间的表达等问题在以后的试验中将继续进行研究。 本研究为香蕉和龙眼转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可用于香蕉、龙眼的生物技术育种。
其他文献
作为柑橘大省,湖南近年来先后报道了柑橘衰退病(CitrusTristezaVirus,CTV)、碎叶病(CitrusTatterLeafVirus,CTLV)、裂皮病(CitrusExocortisViroid,CEVd)和温州蜜柑萎缩病(Satsu
2017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标志着我国“营改增”税改政策的全面实施.在此背景下,本文以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营养繁殖的作物,在营养繁殖过程中易引起病理性和生理生化退化,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而生产上采用茎尖脱毒培养试管苗,繁殖微型薯,扩繁生产脱毒种薯的途径来解决种薯的退化问题,其中提高微型薯的产量是生产脱毒种薯的重要环节。本文从NPK营养水平、基质配比、试管苗栽培密度以及生长调节剂调控植株结薯诸方面探讨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石榴(Punica granatum L.)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集食用、观赏、绿化、药用于一体。石榴籽粒包含假种皮、种皮和种仁三个部分,其中硬籽石榴中种皮木质素含量较高,食用不便,而软
大白菜作物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通常被认为是再生率低和难以遗传转化的作物。提高离体再生频率,建立高效离体再生体系是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大白菜作物的关键。植株再生涉及到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企业会计岗位信息同样如此,因此会计信息化必然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会计信息化可大大提高企业效率,同时促进企业会计信
本文基于智能制造时代的背景下,首先探讨了智能制造业务一般业务处理过程以及对现有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产品成本等会计处理遇到的问题,然后讨论和分析了要解决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