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zxcv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选择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荧光分子探针广泛应用于检测各种过渡金属和重金属离子。本论文分别以1,8-萘啶、芳香族类化合物为荧光团,氮原子为识别原子,通过缩合反应及D-A反应设计合成了过渡金属离子(Zn2+、Fe3+)及重金属离子(CU2+)荧光分子探针,在乙醇溶液中研究其光谱性质,利用核磁追踪法探讨其识别机理,研究分子探针在细胞中的荧光成像,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对Zn2+具有良好选择性的荧光分子探针希夫碱1,加入6×10-4M的Zn2+使荧光增强15倍,然而共存离子的存在对荧光的影响不大。此外化合物1还被成功地应用于MCF-7细胞中Zn2+离子的荧光成像。2.设计合成了对Zn2+、Cu2+具有不同识别性能的分子探针化合物C。无论干扰金属离子存在与否,Zn2+均能使化合物C的荧光增强;而Cu2+却使化合物C的荧光猝灭。进一步研究表明,Cu2+能够夺取Zn2+和化合物C所形成络合物中的配体,从而实现对Cu2+的双通道选择。另外,EDTA水溶液能够实现化合物C对Zn2+和Cu2+检测的可逆循环使用。实验表明:化合物C可作为检测Zn2+和Cu2+的荧光探针。3.设计合成了对Fe3+、Cu2+具有不同识别效应的荧光分子探针化合物A。Fe3+的加入不仅使分子探针的荧光峰发生大幅度的红移,并且提高了荧光量子产率;而Cu2+的加入能够使化合物A的荧光猝灭。从而实现分子探针A对Fe3+和CU2+的荧光识别。进一步实验表明,常见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的存在对化合物A检测Fe3+和Cu2+没有影响。4.合成了三个对Fe3+具有荧光响应的分子探针化合物B、D和E。无论其它金属离子存在与否,Fe3+的加入均能够使化合物B和D的荧光猝灭、化合物E的荧光增强。阴离子实验表明,硝酸铁和氯化铁均能使这三个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而硫酸铁对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影梅庵忆语》中的董小宛不仅给世人留下一个风华绝代的背影 ,而且还让我们深味她的母性的光辉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爱恋。在这个才子佳人老套故事的背后 ,深藏着生为女人 ,
对原始的声光验电器进行了创新,使得声光验电器能固定于导线上,与导线进行持续接触,使得验电器能长时间作用,减少验电结束到装设接地线之间的时间间隙。
犬膀胱结石是小动物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尿道发炎、排尿频繁、少尿,严重时排尿困难甚至无尿。犬的膀胱结石多发生于中老年犬,笔者以一例
内部控制在目前的公司治理环节中占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家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归集与合理规划可以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军品封装过程中,封装腔体内自由粒子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封装的成品率,控制自由粒子的产生是提高封装成品率的主要解决办法。分析了封装腔体内自由粒子产生的多种可能原因,并针
通过试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阐述了均温块对提高管式炉温场性能、改善铠装廉金属热电偶校准结果准确度方面的显著作用,并对均温块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为保障山区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行车安全,提出基于云模型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山区高速公路路段风险性综合评判方法。结合以往研究和标准构建了包括道路线形、路
<正>作者:陈贤纯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7月ISBN:978756192136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跟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因此对
会议
基于B/S模式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酒店管理人员进行更加专业、有效的管理。酒店内部可以通过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对员工进行集中管理,管理者可利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
为了更真实地反应高锰酸钾在饮用水处理中与微污染物的作用规律,本论文研究了腐殖酸对高锰酸钾氧化酚类化合物过程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腐殖酸(1.0mg L-1)在pH 4-8之间